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学 生物学相关记录404条 . 查询时间(0.779 秒)
报告题目:复粒稻遗传基础与增产机制。报告人:童红宁研究员。主持人:王二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袁政,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
本团队继续保持杀螨剂毒理学,农药剂型与纳米材料,以及昆虫/螨类化学生态学共3个研究方向,分别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在2022年度的研究基础上,2023年主要取得进展如下:
2023年度,柑桔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联合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等各类项目27项,立项经费463.37万。在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柑橘褐斑病综合防控、柑橘病毒与寄主的互作机制等研究上取得显著进展。相关工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A2以上的SCI论文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团队本年度新增国家级纵向项目10余项,省部级纵向项目7项和横向项目8项,新增项目总经费达1700余万元;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登记油菜新品种2个,创制种质素材60余份,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0多万亩;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A1级以上论文11篇。
2023年本团队新增各类项目共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重庆市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累计科研经费906万元。获2022年重庆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奖(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批示)1项。发表论文22篇,包括《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等一区刊物8篇。发明...
农田长期过量施用氮肥造成土壤剖面中硝酸盐累积风险增加。包气带既是硝酸盐淋失的通道,也是硝酸盐消减和转化的场所。包气带中的反硝化微生物可以将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从土壤中排放出去。因此,强化包气带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有助于减少硝酸盐淋失,是缓解包气带硝酸盐累积的重要途径。
根系是林木重要的功能器官,也是维持森林生产力与土壤肥力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根系不断地从土壤中获取养分和水分,满足林木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根系在固持森林土体以及防治土壤侵蚀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林木根系与土壤中的真菌侵染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系,对于森林土壤有机质提升以及造林过程中的幼苗生长等具有重要实践应用意义。基于长期野外原位监测、跨区域联网研究以及整合分析等手段,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通过创建的2万个葡萄发育的全蛋白抗体组平台,筛选到了细胞壁蛋白,该蛋白与葡萄无核性状100%相关,为葡萄无核育种的亲本和子代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国家动物血吸虫病参考实验室解析了日本血吸虫雌虫生殖发育相关蛋白SjAnnexin A13的生物学功能,为筛选抗血吸虫病疫苗候选抗原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兽医研究(Veterinary Research)》上。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豆目、壳斗目、葫芦目和蔷薇目的部分植物除了能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外,还能与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例如,根瘤菌或弗兰克氏菌)共生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满足植物对氮素的需求。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NODULE INCEPTION (NIN)参与调控植物结瘤固氮的几乎全部过程,是共生信号通路的核心因子。 2024年1月12日,Frontiers in P...
2023年1月19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秦峰教授应邀做客第172期“植物生物学前沿论坛”,在第一综合楼A102报告厅做了题为“玉米抗旱种质资源材料CIMBL55遗传解析与基因克隆”的学术报告。来自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园艺林学学院的15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严顺平教授主持。
生物与植物天然共存,植物内生菌更是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全面深入了解植物微生物组对于延伸作物的新颖性状、拓展传统育种和化学肥料、农药替代都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团队以“Ra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Plant Microbiome for the Second Green Revolution”为题,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
2024年1月9日下午,杂交水稻育种家、隆平高科副总裁兼种业科学院院长杨远柱研究员应邀做客第170期“植物生物学前沿论坛”,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质创新与育种利用”的学术报告。
202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小京研究组围绕盐碱区咸水、植物和土壤等资源利用开展了系列研究,在盐碱地土壤热特性、咸水入渗淋盐过程、植物适应非均匀盐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白菜系统生物学创新团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the trade-off between cold stress and growth by BcGSTF10”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BcGSTF10基因在协调植物生长发育和低温响应中的分子机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