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科学技术 气体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316 秒)
泥炭地是在长期淹水厌氧环境下有机质分解受抑制而导致泥炭层逐渐积累而发育形成的一类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具价值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净化和水循环调控、固碳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泥炭地仅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2.84%(约4百万平方公里),却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土壤碳库,其土壤碳储量达5000–7000亿吨碳,占全球陆地土壤碳储量(15000–2400...
2022年6月清华大学召开第十四届党委第二百一十九次常委会会议,经会议讨论决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2021年工作成绩显著,授予“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8月10日,国家农业环境数据中心农牧交错带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网工作推进会暨农牧交错带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碳库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承办,来自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6家监测网成员单位近20位代表以线上、线下形式参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副所长高清竹出席会议。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攀升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室气体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由于人类活动向水体输入了大量碳氮营养物质,导致内陆淡水(河流、水库、湖泊、池塘、溪流)和河口水体成为大气CH4和N2O的重要排放源,2022年来成为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前沿。目前有关内陆水域和河口CH4和N2O排放量的全球估算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主要是对其通量组...
位于地球大气层高处的臭氧层,即平流层臭氧,可保护人类健康、农作物和生态系统免受过多紫外线(UV)辐射的损害。但在大气层较低位置,即对流层,情况就有所不同。在对流层,人类活动会产生过多的臭氧,从而对人类健康、农作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近日,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环能所研制的空气中乙醇、氮中二氧化碳、氮中一氧化碳共计3个系列气体标准物质顺利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评审。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多位评审专家,市计量院环能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评审会。
2021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第一批通过优化整合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依托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建设的“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名为“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发改委审定,纳入首批新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序列管理。此次共发布了新材料领域和节能环保领域共3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清华大学核研院张达副教授、环境学院张少君助理教授联合团队发文揭示车载辅助设备能效测试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基于百万条轻型乘用车实际油耗数据,定量评估了高温环境下的空调使用对车辆实际油耗的影响,并分析了强化相关法规要求、提升空调效率后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全球温室气体(GHGs)排放持续增长,引发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应对和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首先需要厘清全球GHGs的主要源汇途径。在传统全球碳循环研究中,河流生态系统仅作为陆地碳库通往海洋碳库的一个传输通道,加之总面积相对较小,一般不纳入碳源或碳汇估算过程。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河流底泥中储存了大量高浓度有机碳,使其具有巨大的GHGs排放潜力;迄今为止,科研人员对全球河流GH...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解小宁等利用降水变化的驱动和响应模式比对计划(PDRMIP)框架下的9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试验结果,研究了10倍黑碳气溶胶和2倍CO2对亚洲夏季风和降水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黑碳与CO2含量增加引起的区域气候环境效应的异同。PDRMIP多模式集成结果显示:1、黑碳气溶胶和CO2都可以显著增加亚洲季风区夏季有效降水量,分别增加13.6%以及12.1%。但是,黑碳气溶...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的污水净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处理的污水类型在不断增加,运行数量和污水处理规模在持续快速增加,对水污染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人工湿地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综合生态环境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探明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机制,研发可同步实现水质高效净化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措施。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定量化及影响因素识别方面,对于人工湿地中...
氮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对陆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许多陆地生态系统生长由于受氮限制,导致生产力及稳定性下降,而氮沉降通常促进植物生产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土壤碳储量,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氮沉降不能促进碳固定或者对土壤碳固定影响不大。这种不确定性与研究区域的气候、生态系统类型、研究时空尺度均有关系。所以,科学界关于氮沉降能否增加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仍没有明确的定论。针对氮沉降这一全球...
2019年10月20-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证方法和减排技术选择交流会。资环所副所长艾绍英和宁建凤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前期承担省级畜牧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专家学者、技术推广人员及大型养殖企业人员代表等。
1980年至2010以来,中国大气氮沉降以平均每年8kgNha-1的速度增加,氮沉降通过扰动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进而影响主要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排放。氧化亚氮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百年尺度增温潜势分别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的298倍和21倍,同时也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寒草原,作为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其如何响应未来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环境土力学与工程学科方向组团队长期致力于垃圾填埋场多组分气体迁移理论和仿真计算方面的研究,针对垃圾土多孔介质的典型特征,提出了垃圾土孔隙介质优势流路径和非流动区域气体流动及化学反应的概念模型,构建了考虑优势流效应下多组分气体迁移的渗流-化学耦合数学模型,模拟了氧气注入过程中氧气和甲烷协同反应及分布状态,发现了非流动区域甲烷产出对氧气分布的影响规律,为填埋场注气系统的设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