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非晶、微晶金属材料 低维金属材料 特种功能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相关记录49条 . 查询时间(0.788 秒)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肿瘤温和磁热疗法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上。
长期以来,基于位错理论的晶体材料应变硬化被视为现代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里重要且棘手的科学问题之一。它的重要性源于提高应变硬化可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而棘手性在于应变硬化涉及宏量应变载体(位错)的增殖、交互作用、湮灭、重排等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且存储位错的饱和密度依赖于微观结构。普遍认为,粗晶中位错存储空间大而具有最强的应变硬化能力。诸多强化策略可有效提升材料强度,但不可避免会降低位错存储密度...
2023年8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熔盐腐蚀化学研究团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成功研制了LiF-BeF2熔盐自然循环腐蚀回路,并在该回路上研究了镍基合金GH3535的动态腐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同时,基于腐蚀调控技术成功减缓了GH3535合金在高温LiF-BeF2熔盐中的腐蚀速率。相关研究结果以“Corrosion behavior of GH3535 alloy in molten L...
2023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金海军团队将脱合金与电沉积相结合,在完全互溶且热力学稳定不易分解的Cu-Au合金体系中构筑出类似调幅分解产生的纳米结构,形成仿调幅分解结构合金(spinodoid alloy)或人工调幅合金。这一新型纳米金属材料具有接近理论值的高强度,并表现出粗晶材料的塑性变形特征,为材料的强韧化和功能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Ultr...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海军研究员团队将脱合金与电沉积相结合,在完全互溶且热力学稳定不易分解的Cu-Au合金体系中构筑出类似于调幅分解产生的纳米结构,形成仿调幅分解结构合金(spinodoid alloy)或人工调幅合金。这一新型纳米金属材料具有接近理论值的高强度,同时表现出粗晶材料的塑性变形特征,为材料的强韧化和功能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该项研究成果以“Ultrastr...
铁电材料具有非中心对称的晶体结构并且能够产生自发极化。一般来说,铁电性存在于绝缘体或者半导体中,由于自由电子的屏蔽效应,在金属中不存在铁电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Anderson和Blount提出在反演不对称晶体结构的金属体系中可能存在铁电金属,此后研究人员不断尝试探索金属体系中的铁电性,但一直以来对具有铁电性的金属材料仍发掘较少,缺少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低温环境下,金属材料通常易于变脆并导致灾难性事故。110年前泰坦尼克号灾难性断裂事故正是由于钢在低温下抗断裂能力不足造成的,尽管这是现代工业文明中的悲剧,但也促进了断裂力学和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此后,为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选择具有优异低温韧性的材料已成为低温承载应用的重要先决条件。然而,大多数金属材料随温度降低呈现出韧性下降的趋势,在低温下寻找高韧性合金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最近,中国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熔盐腐蚀化学研究团队研制出LiF-BeF2熔盐自然循环腐蚀回路,并在该回路上探究了镍基合金GH3535的动态腐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同时,研究基于腐蚀调控技术,减缓了GH3535合金在高温LiF-BeF2熔盐中的腐蚀速率。相关研究成果以Corrosion behavior of GH3535 alloy in molten LiF-BeF2 salt为题,发表在C...
拉伸性能与疲劳性能是金属材料工程应用的关键指标,建立二者之间定量关系,实现金属材料不同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定量预测是金属结构材料领域重要研究目标之一。由于目前相关理论不够完善,基于微观变形与损伤机制的拉伸性能与疲劳性能定量预测模型并未建立起来。因此,虽有大量实验数据表明金属材料拉伸强度与塑性之间存在明确的倒置关系,拉伸强度与疲劳强度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但至今仍缺乏定量模型来描述上述定量关系。因此,建...
伴随着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领域重大装备运行速度和工作效率逐渐提升的需求,迫切需要对机械结构进行减重,同时保证轻质结构的使役安全和可靠性,故深入理解结构件在使役过程中性能对微结构的响应规律尤为重要。然而,早期关于新型轻质结构材料性能的研究比较局限,相关机理性认识还很不完善,且大多侧重于某一特殊性能如强度、塑性和耐蚀性等,难以指导适用于提升构件综合使役性能的加工处理工艺制定和优化,很大程度上...
2021年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战兵教授团队在准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验发现Lück类型的准晶准单胞。这一新的准晶准单胞的发现,不仅为解析准晶的晶体结构提供了便利,也为解释准晶的生长提供了实验上的支持,回答了“准晶体能否有一个像传统晶体一样的单胞”这一准晶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该项进展于12月4日以“Novel kind of decago nal ordering in Al7...
2020年6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持制定的《金属材料 蠕变-疲劳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向社会发布,标准号GB/T 38822-2020,实施日期2020年12月1日。《金属材料 蠕变-疲劳试验方法》是上海所主持起草的第一个金属材料试验领域的标准,填补了我国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领域标准的空白。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主要适用于核电、航空、造船等领域的构件设计、...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李晓刚教授和骆鸿教授科研团队,创新耐蚀合金设计理念,发现一种加工性能优异、高强韧、抗腐蚀和抗氢脆断的单相CoNiV合金。该合金室温下抗拉强度超过1Gpa,延伸率超过80%,抗稀酸腐蚀能力类似奥氏体不锈钢,抗氢脆断性能远高于现有的绝大部分金属材料及合金,在核电、海洋、氢能、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国...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段慧玲教授课题组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单晶体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位错源激活与位错运动的相互竞争机制对屈服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多晶体中晶界密度随样品尺寸的演化将经典Hall-Petch关系的适用范围扩展至小尺寸样品,最终建立了描述宏-微观尺度晶体金属样品屈服强度随尺寸变化的统一模型。该模型阐释了晶体金属材料屈服行为的微观物理机制,解释了多种单晶和多晶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随样品尺寸...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