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 基础研究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1.549 秒)
仿生超疏液涂层具有液滴接触角高(>150°)、滚动角低(<10°)等特点,且液滴易从表面滚落。近年来,仿生超疏液涂层研究取得了进展,在自清洁表面、油水分离、防腐、防结冰、微流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呈交叉发展态势。然而,多数超疏液涂层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难以走向工程化应用。这是由于仿生超疏液涂层机械稳定性、耐候性差,动态超疏液性能不佳,导致涂层寿命较短;制备方法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量产...
仿生超疏液涂层具有液滴接触角高(>150°)、滚动角低(<10°)等特点,液滴易从表面滚落。其研究始于1907年(Ann Chim Phys 1907, 10, 229-288; Ann Chim Phys 1907, 10, 289-321),2000年左右重新引起科研界和工业界关注。近20多年来,仿生超疏液涂层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自清洁表面、油水分离、防腐、防结冰、微流体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
2022年8月20日,由韩济生院士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科学》第4版新书发布会在北大医学科创中心举行。北京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社长王凤廷、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院长万有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张旭院士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嘉瑞博士主持发布会。
入侵害虫的大暴发往往会对寄主或猎物种群产生毁灭性的影响。随着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在全球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实践中的深入,对森林害虫进行防治,需要使用高效、专一的措施,以保护非靶标物种和天敌,把害虫种群密度压制到被保护天敌种群可以控制的水平,进而实现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目标。昆虫信息素具有高效、专一的特点,作为行为控制剂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前景。其中性信息素用于诱杀求偶性别或者干扰求偶行为,可有效...
合理界定物种的分类学范围是实施物种保护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形态特征的相似性和可塑性,海菜花的物种界定及种下分类单元的划分迄今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保护方案的制订与有效实施。据此,研究人员在对海菜花及同属近缘种进行广泛取样的基础上,通过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基于系统发育推论及物种界定分析,对海菜花的物种界定和种下分类单元的划分方案进行了探讨。
2021年8月5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杨淑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题为“Natural variation in a type-A response regulator confers maize chilling tolerance”的研究论文。玉米 (Zea mays L.) 是一种对低温敏感的作物,经常面临冷胁迫,会对玉米生长和生殖产生不利影响。然而,玉米低温适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南方特色果蔬遗传育种团队在三叶木通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以及果皮开裂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为三叶木通的深度挖掘与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有利于推动三叶木通的进一步驯化和市场化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基因组(Genome)》和《生物燃料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上。
2017年,当艾米丽·怀特海德通过CAR-T细胞治疗方法治愈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故事轰动世界之时,这种将人体的T细胞进行改造进而攻击肿瘤的新疗法,也被正式批准用于临床。从美国到中国,大大小小的CAR-T公司纷纷涌现,整个产业迅速膨胀,一时风头无二。
青光眼和帕金森病是两种常见的由神经元细胞死亡而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据统计,全球因青光眼导致视神经节细胞死亡致盲的人数超过一千万;而近一千万的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有一半在中国。中国科学家日前的一项重要成果为治疗包括这两类疾病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团队...
2020年4月8日,《细胞》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通过CRISPR-CasRx介导的胶质细胞向神经元的转分化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完成。该项研究通过运用最新开发的RNA靶向CRISPR系统CasRx特异性地在视网膜穆勒胶质细胞中敲低Ptbp1基因的表达,首次在成体中实现了...
2020年1月3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李梅研究组、章新政研究组及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米华玲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lectron transport mechanism of complex I-like photos...
2019年4月8日,《Nature Metabolism》以“The long noncoding RNA lnc-ob1 facilitates bone formation by upregulating Osterix in osteoblasts ”(成骨细胞中的lnc-ob1上调Osterix促进骨形成)为题,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骨质疏松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这是该杂志首次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系统发育与繁殖生物学研究组袁帅等科研人员调查了具有典型二型花柱系统的报春花属植物迎阳报春(Primula oreodoxa)的二型花柱和同型花柱的遗传机制。运用杂交授粉后代花型分离比例来验证报春花属中控制花型遗传的S-locus基因模型,并检验同型花柱是起源于S-locus内部的基因突变/重组还是起源于与S-locus不相关的多基因修饰。研究结果表明,迎阳报春花型遗传模式支持报...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实验室)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等相关研究团队,破解了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相关研究4月2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世界主栽茶树分属两个变种: 中国种和阿萨姆种,前者叶小,分布广泛,适制绿茶等六大茶类;后者叶大,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冬季温暖的亚热带地区,适制红茶和普洱茶。此...
Hedgehog信号通路是某些成体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核心信号通路之一,它的异常可导致多种退行性病变和癌症。自1980年Hedgehog信号通路被发现和命名以来,历经数十年的探索、研究和开发,针对Hedgehog的靶向抗癌药vismodegib和sonidegib已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被美国FDA批准。因此,Hedgehog通路是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的成功案例之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