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学 稻相关记录362条 . 查询时间(0.06 秒)
报告题目:复粒稻遗传基础与增产机制。报告人:童红宁研究员。主持人:王二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袁政,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
复粒稻遗传基础与增产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刘耀光团队,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郭晶心团队研究揭示了杂交稻超亲晚熟的主要遗传基础是聚合了来自双亲的功能型抽穗期核心基因Hd1、Ghd7、DTH8和PRR37,同时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系统以鉴定亲本这四个基因的功能类型,根据具体的育种目标,在配组之前即可预测杂交稻的感光特性。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杂志》。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近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导的《移栽稻节水减肥栽培技术》,入选河南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地学考古实验室贺可洋特聘副研究员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上发表文章《Early Holocene rice cultivation integrated into marine adaptation in eastern China》。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克隆了栽培稻和南方野生稻种间杂交不育新位点,揭示了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组成一个毒药-解毒元件,可选择性败育不包含该元件的花粉,进而控制水稻种间的生殖隔离。该研究对进一步解析杂种不育机制和野生稻种质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乐天/谢勇尧团队阐明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4座位在稻属起源、进化和拷贝数变异的规律,揭示了杂交稻育种50年人工选择的分子基础。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联合国内科研单位,从水稻上鉴定到一个稻瘟病广谱抗性新基因Pijx,并解析了其调控水稻全生育期广谱抗性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Plant)》上。
近日,我院赵文生教授小组在植物学权威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水稻GRAS蛋白OsDLA通过与GSK2和OsWRKY53形成模块参与油菜素内酯信号途径并正调控对稻瘟病的抗性(The GRAS protein OsDLA involves in brassinosteroid signalling and positively r...
2023年9月26日,记者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获悉,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选育的“绥粳27”于2023年9月22日在pH8.5的苏打盐碱地上实测亩产达516.4 公斤,创早熟耐盐碱香稻亩产新高。
2023年9月7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斌团队在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ice hybrid genomes reveal genetic basis and optimal performance of heterosis的研究成果。韩斌团队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龚俊义研究组收集了2839份杂交水稻种质...
我国耐高温超级稻研究获新进展。2023年8月18日,记者从湖南长沙浏阳经开区获悉,由园区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创新,以两系法、三系法研制并通过国家审定的耐热超级稻品种吨两优818、万丰优818,日前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开展了农户粗放管理示范田种植现场观摩会,并首次公开相关进展情况。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现场观摩表示,预计大面积平均亩产有望突破800公斤。
亩产超900公斤!2023年8月20日,在江西省鄱阳县古县渡镇南庄村,经过专家组测产验收,“吨粮田”创建点、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百亩片平均产量达905.1公斤/亩,该产量创造了全国再生稻头季高产新纪录。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产业经济创新团队采用特别培育的高秆水稻品种渔稻1号,构建了一种适宜于养殖池塘的稻渔共作新模式,并解析了该模式的减排机制,为我国农业碳减排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纳米氧化锌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该研究为防控稻瘟病的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也为提高水稻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