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知识库 大气科学 大气热源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072 秒)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其显著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大气环流系统以及气候格局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前人对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热源的变化开展了系列研究,但鲜有从“欧亚大陆丝绸之路遥相关”视角,研究与青藏高原夏季大气热源之间的关系。
基于1980—2016年的4套再分析资料(NCEP/DOE资料、MERRA2资料、ERA-Interim资料和JRA-55资料),采用计算大气热源的正算法和倒算法,研究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计算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计算方法和资料均会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正算法只能得到整层热源,而倒算法可得到热源垂直结构,但其结果准确性依赖于再分析资料精度;(2)对比4套再分析资料计算结果发现,正算法结...
利用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中东部71 个气象台站常规观测资料, 2 套卫星辐射资料, 以及3 套再分析资料, 定量计算了1980~2008 年高原中东部上空大气热源变化趋势. 研究表明:高原感热减弱趋势仍在持续, 尤其是春季感热减弱趋势最为显著. 感热的这种变化主要由风速的持续减弱所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 近5 年地气温差变化趋势由过去的减小转为增大. 2 套卫星辐射资料计算所得高原中东部大气柱...
用1961~1995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48个地面站月平均资料计算了 35年的青藏高原大气热量源汇, 并分析了它的气候特征及其和中国降水的关系. 结果发现, 平均而言,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最强在6月(为78 W/m2), 冷源最强在12月份(为 ?72 W/m2); 地面感热在高原西南部明显增加, 造成2月、3月份高原西南部热量源汇增加最明显, 使得3月份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形成热源中心. 此后该中...
利用1971~2000年NCEP/NCAR versionⅠ逐日再分析资料, 通过倒算法计算出大气热源资料集, 并采用相关分析和综合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Q1TP)对大范围大气热源及相应大气环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Q1TP)可以在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间激发出一支沿海岸向东北方向传播到达白令海峡-北极的热源波列, 这支波列可能会影响到北美地区. 另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