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650条 . 查询时间(0.906 秒)
近10年来,一种新的口服疫苗有助于预防复发性尿路感染。一项临床试验表明,菠萝味疫苗喷雾帮助53.9%的人在9年内保持无尿路感染。
2024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维良/徐志建团队、上海市肺科医院谢冬团队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颖团队合作,于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发表题为“D3EGFR: a webserver for deep learning-guided drug sensitivity prediction and drug response information ...
2024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汪胜、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研究员程建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徐华强合作,提出了一种多靶点、多功效药物的设计新方法,基于可变形骨架的化学信息学方法(FSCA),为针对复杂精神疾病的药物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
2024年3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汪胜研究组联合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程建军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Flexible Scaffold-based Cheminformatics Approach for Polypharmacological Drug Design...
甘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在甘氨酸能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中,甘氨酸通过激活甘氨酸受体,控制呼吸节律、肌张力、运动协调,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在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中,甘氨酸作为共激动剂参与NMDA受体的激活,调控学习与记忆活动。突触间隙中的甘氨酸浓度由两种甘氨酸转运蛋白(GlyT)GlyT1和GlyT2进行调控,以保证突触前和突触后活动的严格平衡。GlyT1和GlyT2在神...
广东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学部团队从抗肿瘤研究突破到脓毒血症领域,研究团队新增的脓毒血症方向主要研究细胞外泌体对脓毒症和急性肺损伤的信号通路作用。目前,药学部团队在脓毒症相关器官损伤研究方向共发表4篇SCI期刊论文。
2024年3月13日,北京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公立医疗机构相继开出法瑞西单抗(商品名:罗视佳)在国内的首批处方。这意味着,在时隔数十年后,眼底病患者终于迎来了全新治疗方案,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过去传统药物未能解决的临床难题。
日前,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常津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研究员窦妍合作,成功研发针对女性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特异性纳米药物,有望为女性患者个性化治疗带来福音。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今日纳米》。
仅凭一张尿检试纸,或能早期评价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程度。记者2024年2月26日从东华大学获悉,该校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研发出一款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早筛试剂盒,只需将尿液滴入试纸,10-15分钟便可快速评价患病风险等级。
随着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在国内获批上市,如何理性看待“减肥神药”,乃至新药和新医疗技术,值得每个人深思——在健康收益与潜在风险之间,平衡与取舍尤为重要。在做决定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神药”背后的故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团队与沈阳药科大学王淑君团队合作,以环糊精为基本结构单元,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网格结构载体,不仅具有pH/H2O2双响应性,还能通过多孔网状的纳米结构负载脂质体和外泌体。相关研究发表于《微尺度:结构》。
日前,海洋所海藻化学与海洋药物课题组在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防治糖尿病血管内皮病变的作用与机制的研究上获得新的进展。其团队研究发现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通过靶向神经氨酸酶2阻止高糖环境下糖尿病内皮糖萼结构破坏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并且通过本研究发现了神经氨酸酶2在维持糖萼结构完整中的重要作用,有望将其发展成为糖尿病血管病防治的药物新靶点。该项研究结果在药理学领域权威期刊《British Journ...
近期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由法国Acticor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药物格伦佐西单抗能显著降低卒中患者死亡风险。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柳叶刀·神经学》杂志上,为该药物的有效性提供了初步证据。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科委获悉,由上海思路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外泌体卵巢癌检测试剂盒(商品名:泌思优)近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是全球第一款基于外泌体技术的卵巢癌体外诊断产品,总体灵敏度超过95%,有望大幅提高卵巢癌的早期检出率,惠及女性健康。
记者2024年1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赖仞带领研究团队通过纳米化改造,设计形成了一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候选药物分子,为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纳米快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