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分子物理学 >>> 原子与分子理论 原子光谱学 分子光谱学 波谱学 原子与分子碰撞过程 原子分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原子分子物理学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2.896 秒)
任雪光,西安交通大学光学所博士生导师,教授,校青年拔尖人才(A类),国家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为基于电子碰撞的原子分子动力学研究是通过UV光电子碰撞原子分子,结合超高分辨反应动量成像谱仪还原产物粒子三维动量,由此还原原子分子电离解离动力学过程。
肖连团,所长、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所长,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89年山西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 2001年于山西大学光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法国国家科学中心Cachan高等师范学院分子物理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单分子光子源的量子统计特性。2005...
杨明晖,男,1970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87年-1997年,四川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7-1999年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9-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博士后,2004年加入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光谱,化学反应动力学、量子化学和分子模拟。主要工作及成果:分子势能面、分子光谱理论计算、反应动力学,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动力...
唐惠儒,男,博士,研究员,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8年获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0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研究方向:代谢组分析方法、发育和疾病代谢组学等研究。
周欣,男,博士,研究员。2005年博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主要从事磁共振波谱(NMR)和磁共振成像(MRI)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研制和发展超极化(Hyperpolarized)磁共振医学影像和化学分析仪器。将超极化媒体(129Xe, 3He, 13C等)用于肺部MRI和生物分子探针(molecular sensors),探索超灵敏(Ultrase...
王玉兰,女,博士,研究员,1982-86年,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学士学位 ;1991-93年,University of Leicester,英国 ,硕士学位;1994-97年,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Norwich,英国,博士学位;1998-99年,英国生物技术及生命科学研究基金委员会-植物研究所(John Inners Center, Norwich...
杨俊,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6-2010年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Delaware和德国Goethe-Universität从事研究工作,发展和应用固体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动力学。2008年获德国洪堡基金,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J. Am. Chem. Soc., J. ...
唐淳,男,博士,研究员,1976年出生。1994年9月-1998年6月在浙江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1998年8月-2003年8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3年8月-2008年4在美国NIH糖尿病、消化及肾脏疾病国家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的物理化学实验室(Laboratory...
徐富强,男,博士,研究员,1983年获兰州大学学士学位;1994和1998年从美国肯塔基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和生理学双博士学位;1998-2001,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2002-2007,耶鲁大学核磁共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7.3-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兼耶鲁大学磁共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利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分子生化、电生理和动物行为方法研究基础嗅觉系统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科学...
何明,男,博士,研究员,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PTB、加拿大York University和丹麦Niels Bohr Institute从事合作和博士后工作,2010年入选中科院“技术百人计划”。在Opt. Express、Phys. Rev.、Can. J. Phys.、Eur. Phys. J. D 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 篇。研究方向为原子分...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2,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for his servic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toms and of the radiation emanating from them.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3, 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productive forms of atomic theo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3, Erwin Schrödinger,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productive forms of atomic theo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9, Ernest Orlando Lawrence, for the in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yclotron and for results obtained with it,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artificial radioactive elements...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43, Otto Stern,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lecular ray method and his discovery of the magnetic moment of the proto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