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历史学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1.39 秒)
一般而言,真实的历史被称为“史实”,而有关历史的记载被称为“书写”。毫无疑问,历史书写应以呈现历史真相为目的,但是因为真实的历史特别是历史的细节往往是复杂的,即使是历史现场的亲历者也只能从某一方面去叙述、书写。如果再考虑到书写者的主观偏好、价值选择等,那么历史书写必然带有书写者的主观立场和价值判断。因此,通过历史书写来把握真实的历史,至少需要考虑书写者的主观视野和价值立场。
孔子诗教的文化价值     孔子诗教  文化价值  现代语境       < 2024/4/23
在现代语境下,重新思考孔子诗教的文化内涵,对于新礼乐文化的建构具有启示性意义。孔子诗教是在周代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重建礼乐文化的重要环节,其文化内涵的核心在于文化生命的自觉。在发生学层面,孔子诗教扭转了周代诗教的外在规范,转而诉诸人的内在本性,通过对人的生命意识的启导,建构了新的文化机制。作为一种生命对话的方式,孔子诗教表现出伦理取向和审美取向的张力:一方面,通过师生之间的互相兴发,深入到了人格养...
孔子晚年删述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渊薮,其中的《礼》,西汉称“士礼”或“礼经”,魏晋以后称《仪礼》,乃是礼的本经,该书所记冠婚丧祭、飨射聘觐等礼,皆为周代的典礼仪式,共十七篇,内容涉及古代宫室、车旗、服饰、饮食、丧葬、礼器、乐器之制,及其形制、组合方式等,堪称周代社会生活的长卷,其价值之高自不待言。
在《诗经》众篇目中,含有“嘒”(huì)字的共有五篇,分别是《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商颂·那》“鞉鼓渊渊,嘒嘒管声”、《小雅·鱼藻之什·采菽》“其旂淠淠,鸾声嘒嘒”、《大雅·云汉》“瞻昂昊天,有嘒其星”,以及《国风·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其中,前三篇里“嘒”都是作为状声词,与“鸣蜩”“管声”“鸾声”相联系,而在《云汉》和《小星》里,“嘒”字却是作为描写星象的状物词。在...
梅花象喻从南宋以来逐渐被塑造成华夏文化的象征,这一过程与思想界从华夷之辨到夷夏之防的转变密切相关。在当时,对民族、国家与文化的认知,对民族精神的探寻与塑造具有传续华夏命脉的崇高意义。这种探寻与塑造以对华夷之辨的重新阐释为切入点,梅花象喻的生成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构建的历程。华夷之辨在理学文化语境中被简化为君子小人之辨而纳入到理一分殊的认知体系中。立足于此,梅花象喻深入到华夏文化自我认知的各个层面,这...
意识形态建设经验、现代化建设经验、执政能力建设经验、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集中体现。其现实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起来;将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将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女真人的下落     女真人  金朝  北魏  鲜卑人       < 2007/6/8
1234年,叱咤一个多世纪的金朝在蒙古铁骑的攻击下轰然倒塌。留给女真人的,不仅仅是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更残酷的现实摆在他们的面前——如何维系民族的生存。在女真人建国之前,曾经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消失于民族融合的大潮中。建立北魏的鲜卑人,建立辽国的契丹人,建立后唐的沙陀人,都曾经饮马黄河,坐拥半壁江山,如今都已成为历史的遗迹。然而女真人在金亡四百年后,再次以满族的身份重新入主中原,创立了千秋...
春秋辞令历史意识论析     春秋时代  辞令  历史意识       < 2007/5/10
春秋辞令作为春秋时代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既包含着时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也蕴含着时人对辞令历史作用的认识。出于对辞令历史价值的思考,他们希望辞令也能够不朽于世。春秋辞令的历史意识主要体现在史书的修撰与历史的学习、以史为鉴、对历史法则的追寻等方面。
由于明末清初战争和丈批八旗兵随顺治帝进驻关内,奉天边地荒芜.康熙二十六年谕令辽东8城开垦,包括地处边徽的岫岩、风凰城,从京师被调拨出的八搬兵丁携眷属在辽东大地上劈荆棘、斩草莱,开夭地人风.经过散代人努力,田野阡陌、山丘成林。村落星罗棋布。他们经历了由习武采猎到农耕力田的转变,由官养到白养的转变,由京师人到辽东籍地的转变,关于这一段历史之详情,史籍记载较少。该文以家谱中鲜活的史料为依据,展示八旗兵随...
古代埃及教谕文献的产生背景     教谕  玛阿特  伦理       < 2007/5/9
古代埃及的教谕文献是我们认识古代埃及人社会、伦理等方面思想的重要文献,这种文献的起源、发展和结束的进程,基本上和埃及古代文明的进程同步。由于这种文献的内容和玛阿特观念密切相关,需要结合这种观念来考察教谕文献的产生背景,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和历史的背景,可以透视出教谕文献产生背景当中所蕴涵的二元对立的思想属性。
卢楠年谱     卢楠  年谱  明代       < 2007/4/27
卢楠,明代嘉靖年问著名文学家,曾得到王世贞的高度评价,并被王世贞列为后五子,但遭到卢楠的拒绝。其遭遇曾被冯梦龙编成话本小说《卢学士诗酒傲王侯》,收在《醒世恒言》中。
学术界不少人为中国史学缺少系统的理论建树而感到遗憾。其实这是从以西学为蓝本的现代学术视角而论中国固有之史学的,其中不乏西方中心论的印迹。西方史学之富有理论源于其形而上学的学术传统与逻辑(实质)主义的运思理路,而汉语文思考的非逻辑主义(或日历史主义)使其不离事而言理,即体用不二,道器舍一,史学重在述事、征实与会通,这与西方史学追求确定性知识的探究形成鲜明对照。因此,从理论的角度去看传统中国史学的贯通...
“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发生已40载,40年来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这一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事件,出版了诸多成果,日本著名学者加加美光行教授的《历史中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著作。加加美光行教授2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文革”问题的研究,著述颇丰。
现代性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的一个命题,自晚清以来,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言说是其话语实践的重要部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时段:其一,1840年至1915年,知识分子的话语实践围绕现代化的原点定位展开;其二,1915年至1976年,则以激进的革命话语为主;其三,1976年至今,历史语境的复杂化使知识分子言说充满困惑。贯穿三个阶段的是知识分子的历史理性精神,但是由于其现代性言说疏离了中国历史和现实,...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有一股重新泛起之势。咎其表现,主要是否定与社会主义相关的历史,实质是主张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作为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理论缺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