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科学相关记录3729条 . 查询时间(0.727 秒)
2023年11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光谱(FTS)观测平台(合肥站)通过了全球大气成分变化探测网络(NDACC)的数据质量认证,被接收为中国首个NDACC-IRWG(IRWG指红外工作组)标准站。2023年12月中旬起,合肥站开始观测数据上传和共享,正式投入运行。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国落实了严格的排放控制战略,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使得主要的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如SO2、CO、粉尘等)持续降低,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减排措施也使得我国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其中无机物的占比下降而有机物的占比迅速升高。此外,由于NOx的下降趋势较弱,VOCs仍呈升高趋势,我国大气中O3污染问题进...
蚌壳蕨科真蕨植物是中生代植物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侏罗纪中期与白垩纪早期经历了两次繁盛时期,演化出较为丰富的种类。大部分中生代蚌壳蕨科植物化石保留有独特的双瓣状或近似杯状的孢子囊群盖的特征。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正在增加。相比于单一要素的高温事件或高湿事件,暖湿复合极端事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但是,以往的复合极端事件的研究大多没有结合健康数据,所以复合极端事件的阈值往往是比较主观确定的,只考虑气象要素的极端性而不直接考虑健康风险性,如温湿度取75%(或90%)百分位阈值。
为减缓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了《巴黎协定》,提出了“将全球温度上升很好地限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2°C以下,并努力将其限制在1.5°C以内”的目标。科学界发现,本世纪内实现该目标需要借助CO2移除手段。一些自然属性,如平衡气候响应、海洋垂直混合,会调节该CO2移除的降温效果。然而,目前的研究仍然没有回答哪些自然属性对该降温效果起到主要的调节作用。借助复杂气候模式研究该问题是领域内的难点,...
红树林湿地是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高的固碳能力(是成熟森林的3~8倍、草地的10~20倍)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近二十年来,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重建项目在全球开展,评估自然、恢复和重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情况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中日益重要。总初级生产力(GPP)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有机碳量,在碳收支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多基于卫星遥感、异速生长...
作为极端天气系统之一,温带气旋会引起海平面的显著响应,即温带风暴潮。据统计,我国近海北部是全球受温带风暴潮影响最频繁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一筠、胡珀研究团队通过对不同类型温带风暴潮进行准确模拟,确定了最易致灾的气旋类型以及受灾较严重的近海区域,阐明了海平面响应的生成和传播机制,将为中国近海北部沿海城市群的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
铅(Pb)污染物是环境中的隐形杀手,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尤其是儿童)具有极大危害。而且,2023年来地质载体中的Pb污染信号也被提议可用来表征人类世。因此,全球Pb循环研究备受关注。目前的Pb污染研究多集中在两极和中高纬地区,低纬地区的Pb循环研究非常缺乏。2023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极端气候事件及影响”团队(EXCEIS)谭亮成课题组领衔,首次基于泰国南部Klang洞和我...
冰晶的形成可显著影响云的形成、寿命和性质,进而间接影响地球系统的辐射和能量平衡以及降水的形成。大气中的纯水液滴需要在温度低于-38摄氏度时才能发生冻结并形成冰晶;冰核颗粒物可使液滴在更高的温度下发生冻结,其中矿质颗粒物是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冰核颗粒物。已有研究表明,溶质可改变矿质颗粒物的冰核活性,但是其微观机制仍不清楚;与此同时,有机胺是大气颗粒物和云滴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但其液相反应对矿质颗粒物冰...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两大主要气候问题,然而,热带东南亚地区对此的气候反馈目前仍属未知。为了探究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西北婆罗海槽CG18孔的陆源沉积物组成和沉积通量的时间序列演化,识别了过去4万年以来它们对海平面变化和古洪水活动的沉积响应,进而揭示了热带东南亚对北半球高纬快速气候事件的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
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物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热平衡过程。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寒冷干旱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是受温度还是水分主导存在争议。青藏高原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沼泽相对充裕的水分条件为进一步揭示上述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明确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可为预测区域碳循环、揭示植被与气候变化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
耦合模式对于年平均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有着很大的偏差,主要体现在赤道中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冷偏差以及赤道东太平洋的暖偏差。尽管随着模式的发展,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有了一定改进,CMIP6模式集合平均历史实验(HIST)的结果表明偏差依旧显著存在。 CAS-ESM2-0作为参与了CMIP6的耦合模式,其历史实验(HIST)结果在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偏差和CMIP6模式集合平均的模拟偏差类似...
黄刚研究员团队通过统计分析并利用WRF模式进行多组敏感性试验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前期土壤湿度异常与夏季高温热浪的关系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强度的影响。当西太副高异常偏强时,其西侧南风携带来自热带海洋的大量水汽至华北地区南部并增加该区域降水,不利于前期土壤湿度干异常的维持,从而限制了前期土壤湿度异常对高温热浪的贡献。相反,当西太副高偏弱时,华北地区前期土壤湿度干异常持续能力较强,有利于局地...
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表现为多种事件时空交织,形成复合极端事件。相比单一类型极端事件研究,复合极端事件的研究相对不足,但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往往更大。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是发生在2020年中国东部的洪水-热浪空间复合极端事件,其对当地水资源、农业生产、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事件复杂动力条件难以模拟且环流对外强迫响应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王君、葛全胜等联合国内外多位科学家针...
由于海洋观测资料匮乏以及热带气旋(TC)生成过程的理论不完善,TC生成预报成为难点。西北太平洋是TC生成频数最高的海域,夏季风环流活跃,TC生成涉及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前人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表明,在TC生成前期,热带初始扰动对大尺度环流特征尤其敏感。目前,对于西北太平洋不同大尺度环流型中发展与不发展热带扰动的差异未有充分研究。2023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光华团队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