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食品卫生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食品卫生学相关记录760条 . 查询时间(2.627 秒)
建立同时测定小麦粉及其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采用色谱柱为Symmetry C18(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 过氧化苯甲酰、苯甲酸与杂质基线分离,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在0.10~2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9 9以上...
了解婴幼儿奶粉及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及其毒素、毒力基因的携带特点。方法 采用稀释培养计数(MPN计数)法分离蜡样芽胞杆菌,采用PCR技术检测10种蜡样芽胞杆菌的腹泻毒素及呕吐毒素基因,在流动相A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动相 B为0.1%甲酸-0.2 mmol/L乙酸铵溶液条件下,用Acquity BEH300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对样品进行分离,采用超...
研究染料木黄酮(Gen)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介导的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 脑血管内皮细胞(bEnd.3细胞系)传代48 h后,分为4组(对照组、Aβ组、Gen组、Gen+Aβ组)。Gen预处理2 h后,Aβ25-35染毒建立细胞损伤模型;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指标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8-OHdG水平;酶法试剂盒检测GSH-Px水平;RT-PCR和...
研究甲醛、乙醛、丙醛、丁醛、己醛、戊醛对脱细胞-核DNA的影响。方法 将甲醛、乙醛、丙醛、丁醛、己醛、戊醛用缓冲液分别配制浓度为10 mmol/L的溶液作为受试物;用羟自由基损伤的脱细胞-核DNA断片模型检测受试物与DNA交互作用的能力;用未经羟自由基处理的脱细胞-核DNA模型检测受试物导致DNA断裂的程度。两种模型均为每组6个平行板,处理时间均为60 min,用彗星实验检测DNA拖尾情况,每张板...
分析保健食品广告刊播的乱象和原因,对保健食品广告监管效能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分析近年我国保健食品广告监测数据,了解保健食品违规广告的基本形式和状态。由于审批、监管与处罚权相分离、媒体把关不严以及行政执法不到位,违法广告乱象屡禁不止。需要建立健全的法规和规范部门职责,提高保健食品广告监管力度。
研究2012年中国23个省市自治区10类食品中分离的63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测定。方法 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选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和万古霉素8种抗生素,对耐药株进行MLST分型。结果 635株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出66株耐药菌,平均耐药率为10.3...
探讨酪蛋白磷酸肽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设立0.3、0.6、1.8 g/kg BW三个剂量组及碳酸钙对照组和低钙对照组。各组均饲喂低钙基础饲料,剂量组灌胃强化了酪蛋白磷酸肽和维生素C的高效补钙胶囊样品1次/d;碳酸钙对照组灌胃522.5 mg/kg BW碳酸钙(含钙量与1.8 g/kg BW剂量组相同)1次/d;低钙对照组以等体积的...
分析2010—2013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3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保山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5起,除1起食源性寄生虫病外,均为食物中毒事件,发病439人,死亡4人;第二、三季度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均最多;2011年来发病起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人数无明显规律...
研究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建立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 对136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对其中优势血清型德尔卑沙门菌菌株进行PFGE分型,获得分子分型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 v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6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优势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
探讨全氟辛酸 (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 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及睾丸相关酶活力的影响,分析PFOA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可能机制。 方法 40只SPF级成年ICR种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1 mg/kg)剂量组、中(5 mg/kg)剂量组、高(25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周3次,连续35 d,染毒结束后计...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5—2013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时空分布特点,为野生蕈中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分析,运用MapInfo 7.8软件制作野生蕈中毒事件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图,并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系数探测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空间分布模式,最后用局域自相关...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鱼肉中组胺含量的方法。方法 鱼肉样品经100 g/L的三氯乙酸溶液超声萃取20 min,萃取液经离心和过滤后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采用季铵化纤维素负载的纳米金复合材料(QC-Au NPs)对毛细管内壁进行动态涂层,以抑制管壁对组胺的吸附。电泳条件:毛细管为熔融石英毛细管(75/365 μm,40/47 cm),运行缓冲液为500 μg/ml QC-Au NPs 磷酸缓...
了解2012年广西市售婴幼儿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预警和食源性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广西14个地区的百货商场、超级市场、批发市场和便利店采集婴幼儿食品,按照国标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结果 ①共监测1 939份样品,总检出率为13.56%(263/1 939),其中,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3.15%,谷类辅助食品检出率为4.19%明显高于配方食品的检出...
探讨1982~2012 年湖南省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膳食调查采用3 d24 h 回顾法调查居民所摄食物量和称重记账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湖南省城市居民米及其制品、薯类的消费分别由1982 年的449.0 g/( 人·日),44.0 g/( 人·日) 下降到2012 年的150.0 g/( 人·日),9.0 g/( 人·日)。到2012 年,蔬菜类的消费为277.1 g/( 人...
研究2005—2013年河北省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单增李斯特菌检验参照(GB/T 4789.30),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5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检测。结果 单增李斯特菌总污染率为1.34%,凉拌菜及沙拉(2.62%)、生食水产品(2.51%)的检出率均高于所测其他食品。136株单增李斯特菌对15种抗生素耐药率为13.97%,以氯霉素耐药率最高(7.35%),...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