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反应工程 冶金原料与预处理 冶金热能工程 冶金技术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轧制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冶金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冶金工程技术 3碳相关记录164条 . 查询时间(0.567 秒)
采用降低C含量并加入10 nm以下的纳米液,制备低碳(纳米)钢包衬砖,衬砖的碳含量已降低至7%左右,其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均优于普通镁碳砖。应用实践表明,由于纳米粉的比表面积特别大,砖体内的骨料不仅可快速吸收,保护了骨料使之更加耐侵蚀,从而延长了钢包寿命。同时,通过添加非金属氧化物以克服固定碳含量低而产生的热膨胀,防止钢包衬砖在高温下炸裂。
考虑到低合金钢试样加入钨锡助熔剂后试样燃烧释放完全,其坩埚内部比生铁试样埚底光滑,埚壁迸溅少,且二次坩埚的成本更低,故选择分析完低合金钢的坩埚作为二次坩埚用于磷铁中碳和硫的分析。实验表明,在二次坩埚中加入 0.40~0.55 g试样、1.2~1.3 g钨锡助熔剂,无需空白校正即可实现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对磷铁中碳和硫元素的同时测定。由于磷铁标准样品较少,不足以覆盖所有磷铁中碳或硫的含量范围,所以通过...
对于含氮量较高的氮化钒铁而言,其熔点高达1 450~1 650 ℃,给测定碳和硫的含量带来难题。利用钒铁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钒铁标准物质进行校准验证,设定分析时间为50 s,以0.4 g纯铁和1.4 g钨粒为助熔剂进行助熔,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氮化钒铁中碳和硫的分析方法。方法中碳和硫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 1%和0.001 3%,方法测定下限分别为0.003 5%和0.004 2%。由...
对于含氮量较高的氮化钒铁而言,其熔点高达1 450~1 650 ℃,给测定碳和硫的含量带来难题。利用钒铁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钒铁标准物质进行校准验证,设定分析时间为50 s,以0.4 g纯铁和1.4 g钨粒为助熔剂进行助熔,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氮化钒铁中碳和硫的分析方法。方法中碳和硫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 1%和0.001 3%,方法测定下限分别为0.003 5%和0.004 2%。由...
试验分析了3种低碳齿轮钢(20CrMnTiH、20CrMoH和SAE8620H)在正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等工艺处理后带状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碳齿轮钢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带状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完全退火处理后钢材带状组织级别较热轧状态偏高;正火处理与等温退火处理后钢材的带状级别与热轧状态无明显差别。不易产生贝氏体组织的Cr-Mn-Ti系低碳齿轮钢,可以在热轧状态或正火处理后进行带状组织评级;C...
通过合理的成分、工艺设计及优化,在济钢3 500 mm 中厚板轧机上成功研制出低碳型EH36 高强韧性船板。轧后钢板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分析表明,TMCP 工艺优化后生产船板的性能指标满足国标和船级社船规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可以替代中碳+轧后热处理正火的工艺路线,实现EH36船板钢的低成本、低能耗、短流程生产。
以抗坏血酸为碳源,通过微波法直接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碳量子点(CQ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粉末仪对其进行表征,讨论了Cr对CQDs的荧光猝灭效应,并将其应用于Cr的测定。实验表明,在pH值为4.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控制CQDs浓度为5.41×10-5 mol/L(以碳计),在常温下与Cr反应20 min时,于激发波长335 nm,发...
采用滴涂和电聚合法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乙炔黑修饰玻碳电极(L-Cys/AB/GCE)。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表面的界面性质。此外,还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对苯二酚(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阻抗图谱说明L-Cys/AB/GCE修饰膜的存在能够增加电子转移速度;计时库仑分析表明,L-Cys/AB/GCE的比表面积是裸电极的6倍;CV行为表明,L-Cys/AB/...
样品采用过氧化钠在650 ℃熔融20 min,经盐酸酸化后,选取Si 251.612 nm、Al 237.312 nm、Fe 259.837 nm、V 292.402 nm、P 213.618 nm为分析谱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硅、铝、铁、钒和磷,从而建立了含碳质钒矿石中硅、铝、铁、钒、磷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不单独进行灼烧除碳而采用直接碱熔的方法处理样品...
为降低成本,对低碳低硅含铝钢采用CAS处理直接连铸的工艺进行生产,针对钢水成分及钢水流动性难以控制等问题,分析认为,CAS渣碱度和氧化性以及CAS处理的吹氩搅拌是影响脱氧及钢水流动性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控制转炉终点、出钢过程以及CAS处理的吹氩和[S]、[Als]、[Mn]成分优化控制,确保了钢水的流动性。低碳低硅含铝钢CAS直接连铸率80%,吨钢降低精炼电耗30 k W·h。 更多还原
“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将进入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低碳发展形势,应积极应对机遇 和挑战。通过国际、国内以及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形势分析,提出了我国钢铁企业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应对保障措施。
通过改进底吹透气砖工艺设计、开发新型转炉溅渣工艺、优化转炉智能炼钢及底吹模型等,实现复吹转炉碳氧积的 降低并稳定控制在较低水平;利用激光测厚仪对炉型进行监控,确保炉型稳定,防止碳氧积波动;利用静止脱碳技术进一步 降低碳氧积。工艺实施后,1#~3#120 t转炉碳氧积控制在0.002 5,4#脱磷炉碳氧积控制在0.002 3;4座转炉终渣平均全铁含 量由14.38%降为12.83%,吹炼终点钢...
研究了(250~500)℃×30min回火热处理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CP状态试验钢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回火温度升高,粒状贝氏体增加,板条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减少,组织逐渐粗化。350℃回火时,试验钢的屈服强度(Rt0.5)为735~765MPa,抗拉强度(Rm)为845~865MPa,屈强比为0.87~0.88,-20℃冲击功为218~257J,强韧...
碳化钨是一种由钨和碳组成的深灰色化合物粉末,常应用于生产各类硬质合金。为了消除颗粒效应,实验采用熔融方法制样,因碳化钨不能直接熔融,故先将碳化钨氧化成三氧化钨,按稀释比1∶10加入混合熔剂[m(Li2B4O7)∶m(LiBO2)=67∶33],加0.25 mL 500 g/L溴化锂溶液为脱膜剂,高频熔样机1 050 ℃熔融14 min,制备三氧化钨的熔融玻璃片。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定...
对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碳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并考察了助熔剂的种类、加入方式、用量以及样品称样量对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0.4 g铁助熔剂与1.2 g钨锡助熔剂于试样底部时,样品燃烧情况最佳;称取0.5 g试样,既能防止样品燃烧溢出,又能保证样品有代表性。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000 5%~0.23%,测定下限为0.000 5%。采用实验方法分析普通精密铸造合金、变形高温合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