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元素地球化学 有机地球化学 放射性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 地球内部化学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成矿地球化学 勘探地球化学 实验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球化学相关记录905条 . 查询时间(2.188 秒)
近日,受地球科学领域著名期刊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简称GCA)主编Jeffrey Catalano教授的邀请,我院刘显东教授自2020年底开始担任GCA的副主编。刘显东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计算地球化学和计算矿物学,主要从事矿物表界面、地质流体、熔体的分子模拟研究,曾获得欧洲原子模拟中心学者、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新明研究员团队的张艳利特任研究员与来自佐治亚理工、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多名学者合作,基于2012-2014年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观测网络(CERN)在全国的20个站点开展的为期两年的野外观测,将所获得的1700多个实测异戊二烯的浓度值,与MEGAN排放模式和REAM大气化学模式估算得到的异戊二烯浓度进行对比校验,发现对于全国20个站点两年所有数据,模...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部,探明镍金属量约100万吨,镍平均品位0.68wt%。该矿床的发现不仅是青藏高原乃至特提斯成矿域岩浆硫化物找矿的重大突破,也是2000年以来全球新发现的唯一的超大型镍矿床,在我国其规模仅次于金川(Song et al., 2016)。尽管夏日哈木岩体由镁铁岩相和超镁铁岩相构成,但两者呈侵入接触关系,矿化仅出现在超镁铁岩相中。由于超镁铁岩相为堆积岩,与成矿有...
汞由于其毒性而备受关注,因此其在地表过程的地球化学行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相比之下,汞在地球深部的循环过程研究较为薄弱。由于汞具有亲铜性和较强的挥发性,其常常在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中的低温硫化物矿床中富集。由于该类矿床常常形成于板块汇聚边缘,矿床中富集的汞金属可能由俯冲的洋壳释放所致。汞是少有的具有显著质量分馏(MDF, 常用δ202Hg表示)和非质量分馏(MIF, 常用Δ199Hg表示)的...
埃迪卡拉纪(~635-551 Ma)大尺度的碳同位素漂移(CIE)暗示海洋内部异常的碳循环。全球最大的碳同位素负漂移(Shuram NCIE),与海洋氧化和大型生物的繁盛相耦合。有关Shuram NCIE出现的机制存在两个争论:1)深海大型溶解有机碳(DOC)储库的重新矿化;2)成岩作用。另一个全球性的CIE被记录在埃迪卡拉纪早期的帽碳酸盐岩中,陆地火山喷发、海底甲烷渗漏和缺氧深水上涌三种机制都可...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冯晶晶,在导师王新明研究员、张艳利特任研究员的指导下,随机选择在用的26辆出租车,使用底盘测功机测定了在怠速和速度分别为10、20、30、40、50和60 km hr-1下NOx和VOCs的排放因子,并探讨了行驶里程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PG出租车尾气NOx平均排放因子随行驶速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而VOCs的排放因子随速度变化...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菌核净、异菌脲和腐霉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是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防控多种植物病害(如菌核病、疫病、纹枯病等)的高效杀菌剂。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它们对非靶标生物和人类存在潜在的肾毒性、肝毒性和抗雄激素毒性。例如,异菌脲由于它对小动物有中度毒性,它甚至被确定为人类可能的致癌物。此外,它们在土壤-水系统中具有中等的持久性和较高的流动性。由于它们广泛和不合理的应用,在水、土壤和农产品中经常发...
在汇聚板块边缘由板块俯冲所形成的弧盆体系,如现代西太平洋以及中生代南美安第斯,普遍伴随着强烈的岩浆作用及产出多种成因类型的矿床,例如与火山弧紧密相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矿床、与弧后/弧间盆地紧密相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以及与弧相盆地闭合相关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其中对弧相盆地(包括弧前、弧间和弧后盆地)的演化以及伴随的岩浆作用方面的研究能够同时提供地壳生长和多金属成矿方面的信息。然而相关研究尤其是古生代的...
火星表面的岩石矿物组合研究有助于推演沉积物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以及相关古环境古气候。目前,基于火星轨道光谱数据——以可见-近红外光谱(VNIR)数据为主,人们已初步记录了火星全球尺度的矿物学特征,如粘土矿物和水合硫酸盐矿物等的分布。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火星表面曾存在不同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包括温暖地表水,地下热液系统和温泉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史树勇等在王云鹏研究员的指导下,对重庆五坪村龙马溪组小背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图1)。小背斜的长约为7m,宽约为3m,由于背斜的规模较小,所采样品几乎位于同一层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页岩非均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TOC、矿物组成和成熟度之间差异较小(图2),说明这些因素不是影响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WPF1-WP...
稀土元素铕(europium)是荧光照明技术不可或缺的关键金属,同时兼具伴生金属的属性与全球供应集中度高(主要来自中国)的特点,因此被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广泛评为最关键的稀土元素之一。然而,西方国家开发的基于指标评价的关键性研究并不能完全揭示金属资源全产业链的数据信息及其动态变化,从而在金属关键性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定量核算1990—2018年中国国家尺度铕元...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研究组构建了融合卫星遥感观测资料和自下而上排放源信息的碳排放高时空分辨率动态反演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定量了2020年1-4月中国分省分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逐日动态变化,进而揭示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对工业活动的影响,得出解封后,工业活动的迅速反弹成为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的结论。
广州地化所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组肖杭芳博士研究生和邓文峰研究员等与天津大学陈玖斌教授、厦门大学石拓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郑新庆博士等合作,对采自于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滨珊瑚骨骼进行了月分辨率δ66Zn分析,将δ66Zn组成与该珊瑚生长时期的各种器测环境因素(包括海表温度、径流量、叶绿素浓度和日照强度)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珊瑚骨骼δ66Zn变化与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对采自南海北部三亚湾鹿回头礁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傅玉珍(导师:毕新慧研究员、张国华研究员)在广东南岭国家大气背景站开展研究;同时采集了云滴残留颗粒(干燥后的云滴)和间隙颗粒(云中未活化为云滴的颗粒),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其中有机物的混合结构和黑碳颗粒的形貌。研究结果揭示了云中过程在重塑活化颗粒化学和微物理性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磷是地表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与碳、氮等元素既有多种稳定同位素又有多种价态不同,磷只有一个稳定同位素(31P),且在自然界主要以正五价正磷酸盐形式存在。这导致地表磷的来源解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远落后于其他生源要素。自然界中大部分磷与氧结合在一起,而氧有三个稳定同位素,因此,借助磷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来研究磷的物质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成为一种潜在有效的手段(Blake et al., 1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