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海洋生物学相关记录649条 . 查询时间(5.853 秒)
2020年10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 PeerJ 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在云南罗平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齿鱼科鱼类,命名为云南暴鱼。它体长34厘米,是2.44亿年前(中三叠世安尼期)罗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在食物网中占据较高的位置。云南暴鱼的发现和研究更新了人们对罗平生物群的食物网结构和三叠纪生物复苏的认识。
中国南海已知的珊瑚礁种类多达 571 种,与珊瑚大三角区数目相当。在过去的十五年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过度的海洋开发,南海珊瑚覆盖率由高于 60%下降至不到 20%。珊瑚白化现象日益严重,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然而,珊瑚白化机制至今仍处于模糊状态。珊瑚与虫黄藻的功能性共生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其细胞机制尚未明确。
近日,Deep-sea Research Part I和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发表了徐奎栋研究组关于真核微生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研究的系列成果。该研究利用eDNA和Metabarcoding技术手段,解析了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的连通机制,阐释了近岸到深海底栖真核微生物地理分布特征及源汇关系。真核微生物是海洋中数量最占优势、多样性最高且功能重要的真核生物类群。...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林强研究员团队主导、香港科技大学钱培元教授团队联合探索,以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为研究对象,首次系统揭示了视黄酸(Retinoic acid)在雄海马育儿袋形成和怀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与生理调控机制(图1)。相关研究成果10月13日在线发表在Cell集团旗下国际知名综合刊物《The Innovation》上(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晓雪团队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欧阳松应团队,合作发现广泛分布在细菌和古菌中的一大类毒素/抗毒素(TA)系统的新作用机制,并建议命名为VII型 TA。相关研究10月12日在线发表于《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TA系统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目前公认的TA系统有六大类型,其中,王晓雪等首次发现并命名了V型...
重金属在深海环境中广泛存在,深海微生物进化出了成熟且多样的抵御重金属胁迫的方式以维持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加强对深海微生物耐受重金属的机制研究有利于从新的视角了解其特殊环境适应机制,同时也为发展去除重金属污染生物制品提供理论依据和候选材料。
近日,由海洋所宋金明等编著的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以生源要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核心主线,以生物过程作用下物质的迁移转化及反馈为重点,通过物质的能流和物流两条脉络构筑生源要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有机联系,既突出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本质,也为拓展研究其他化学物质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思路。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在环氧水解酶结构和位点选择性开环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10月1日发表于《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近日,海洋所孙松研究组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新的观点。团队最新发表在生态学top期刊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的文章显示,南大洋食物网的关键物种——南极磷虾通过新的避难所对南大洋主要栖息地快速升温和海冰减少呈现一定的恢复力。人们从100年前的Discovery远征南极时代起就认为南大洋的大西洋扇区是南极磷虾的主要聚集区(70%的磷虾种群聚集于此),此区域也是磷虾渔业...
此前,为庆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海洋所分类学者将5个深海新物种以海洋所命名。其中,海洋所紫柳珊瑚 Victorgorgia iocasica Li, Zhan & Xu, 2020是首个发表的新物种,也是迄今首个以海洋所命名的大型生物新物种。该新种名称由海洋所英文缩写iocas 加拉丁文后缀–ica(意为属于)构成。海洋所紫柳珊瑚于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高...
由中国、爱沙尼亚、美国、英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团队,运用最新显微成像技术,捕获了一种在远古海洋中生存了1亿多年的微小动物——几丁虫的繁殖瞬间。几丁虫是一类体型非常微小的生物。它们生活在4.8亿至3.6亿年前的远古海洋中,身体长度以微米计,形态上看,有长颈瓶状、壶状、圆筒状等多种形状,像是一个个微型“漂流瓶”。几丁虫虽小,却能帮助人类找到石油等矿产资源,还为科学家破解物种大灭绝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但它...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董波教授团队近期在进化生物学权威期刊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和Animal Microbiome等发表文章,报道了首个被囊动物柄海鞘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和首个被囊动物肠道微生物组,解析了被囊动物环境适应与入侵的遗传基础,及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通过代谢产物互换协同进化的研究成果,为了解被囊动物的环境适应和进化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腕足类赫南特贝--三叶虫尖盾虫动物群(Hirnantia-Mucronaspis Fauna)是4.4亿年前生活在显生宙第一次大灭绝两幕之间、已知地理分布最广、延续时间最短的一个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图1)。正是这个动物群,铸就了地球历史海洋生物演化的一个传奇。
近日,海洋学院杜宗军教授课题组在海洋微生物系统学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研究进展,成果分别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和Microbiome上。
2020年8月21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承担的《厦门市海上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结题验收评议。与会领导与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余广炜博士所作的完成情况介绍,并审阅了验收材料。该项目是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的支持与指导下,由城市环境研究所牵头,联合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的海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项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