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楚汉文化研究 >>> 张衡研究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张衡研究相关记录119条 . 查询时间(0.416 秒)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张衡  天文学  科学史       < 2007/7/9
张衡连续做了6年的太史令,到安帝建兴元年(公元121年),被调任公车司马令。公车司马令的官署设在皇宫的南阙门旁,职责是保卫皇帝的宫殿,通达内外奏章,接受全国官吏和人民的献贡物品,以及接待各地调京人员等等。把科学家张衡调到这样的一个职位上,充分说明封建皇帝如何不重视科学,不让有天才的人有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岗位上,张衡还是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和精力,继续进行学术研究。除了天文学以...
一代科圣——张衡     张衡  东汉  楚汉文化       < 2007/7/5
张衡(78~139),字平子,汉南阳郡西鄂县(今卧龙区石桥镇西南)人。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其家世代为名门望族。张衡曾经深入学习和研究了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通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理论研究,写下了世界史上不朽的天文学名著《灵宪》等。张衡从哲学和科学的高度全面地阐述天地的生成和结构,解释日月星辰的本质和运动。
关于张衡地动仪意义的讨论     张衡  地震仪  地震监测       < 2007/6/26
如果单线条地以近代地震仪为参照,过于强调张衡所发明的不过是“验震器”,我们很可能低估了这一伟大发明的意义。地震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是地震监测的实质性问题,考虑到这一点,张衡地动仪在地震监测方面的进步应是划时代的;而张衡地动仪与现代地震仪之间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张衡(78~139),字平子,汉南阳郡西鄂县(今卧龙区石桥镇西南)人。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其家世代为名门望族。张衡曾经深入学习和研究了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通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理论研究,写下了世界史上不朽的天文学名著《灵宪》等。张衡从哲学和科学的高度全面地阐述天地的生成和结构,解释日月星辰的本质和运动。
汉代的南阳,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荟萃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加之较高的政治地位,使其科学技术比较先进。我们从南阳在汉代的冶铁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水利事业的发展及世界级的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思想等方面可以窥见南阳科技文化在汉代的发展状况及它在中国科技史中的地位,由此也可窥见汉代南阳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张衡是汉魏文学嬗变期间的一位重要作家。张衡的文学创作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融贯了儒道诗骚的文化传统,并带来文学形式的极大进步:本文拟从儒、道、诗、骚四个方面入手,论述张衡的文化性格和创作实践,与蕴涵在作品中的儒道诗骚的文化精神以及他在文学发展史上开拓性的贡献。
张衡论“自然之天”与“宗教之天”。
鸿都门学作为东汉后期重要的艺文机构,它的建立主要是灵帝个人意志的体现。由于艺术水平低下,偏离于主流的士大夫文学传统,鸿都门学迅速兴起又迅速衰落,这说明仅凭帝王个人偏执的喜好与扶植,是不可能造就文学之新局面的。鸿都文学的后代钾正自动选择张衡、蔡邕作为学习的对象,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张衡、蔡邕的文学成就与地位是鸿都文学所无法匹敌的。鸿都门学虽然最终衰落了,但书法、绘画艺术的兴盛却是大势所趋。鸿都文学以...
科技与人文双领风骚的张衡     人文  科技  张衡       < 2010/4/22
两汉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卷中具有奠基性意义的一页。这一时期jjj现了一批在科技与人文“两大科学领域”都有所建树,同时又能融通两大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人才,东汉时期的张衡就是集科技与人文于一体的光彩夺目的双子星。张衡在两大科学领域双领风骚的创新活动,堪称我国古代学者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张仲景按摩诊疗探幽     按摩  诊疗  张仲景       < 2010/4/27
从中国医圣的《伤寒杂病论》演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来看,张仲景为官兼医,擅长按摩诊疗,经验丰富。但散见难觅,不便今人阅读掌握。兹择其要探幽拟文。
张衡《归田赋》与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是中国文学史中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抒情佳作,二者均以想象成文,在精神上向往超然物外而融己于自然、追求自由与和谐,讲究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风格优美、自然、流畅。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和作家个体的差异性,两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又不尽相同,在创作动因、情志载体、表达技巧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从文学流变的角度来说,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     汉赋  文化  经学  道家  时空  神仙  音乐  舞蹈  衣食文化       < 2010/4/27
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和思想解放的深入进行,汉赋研究也有了空前的发展。研究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的领域不断开拓,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层出不穷,历史性的纵向考察和社会性的横向审视不断深入,源流论、作家论、作品论、文化论、思想论、艺术论不胜枚举,学术研讨活动空前活跃,专门著作不断涌现,学术论文的发表也声势浩大。总之,研究方法多样灵活,交叉性学科研究开始出现,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
隐逸是中国士大夫特殊的自我保护方式,在中古时期殊为显著,隐逸原因、方式是复杂的,本文以张衡、陶渊明作为个案进行分析,讨论了隐者归隐后的人生依托,以此为标准,笔者将其分为三类,即隐于朝、隐于市、隐于野,并分析了隐士与政治藕断丝连的联系。
东汉政治文化视野下的张衡研究     张衡  科学  文学  神学  超越       < 2010/4/26
关于张衡的研究,学术界起步较晚,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张荫麟1924年在《东方杂志》及1925年在《学衡》上发表的两篇文章研究及介绍张衡。他的观点是:张衡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我国第一位大科学家”回五十年代赖家度的《张衡》是第一部大篇幅研究张衡的力作,比较全面地谈论张衡的生平、经历、学习过程、天文学仪器及其他发明。八十年代以后,研究张衡的学者渐多。在对张衡的思想及文学著作的研究方...
研究表明,在复原研究地动仪时,袁宏的《后汉纪》中的相关内容应作为首选文献,而《后汉纪》提供的信息表明,张衡的地动仪很可能原理正确,但反应失灵。通过对历史上“京师地震”和“陇西地震”文献记载的分析,进一步否定了用公元143年陇西地震来测试地动仪的可能性。在科学史模拟试验和复原研究中,文献与模拟试验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奈的张力关系,其可靠性与所研究问题的学科属性密切相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