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医学微生物学相关记录1520条 . 查询时间(0.803 秒)
烟草的使用是全球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可预防性因素。我国直接吸烟人口超过3亿,被动暴露于烟雾环境中的人数更是难以统计。众所周知,吸烟不仅是肺癌重要的致病因素,更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息息相关。近年来多项流行病学证据显示,长期吸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进程密切相关,但其分子机制和干预策略研究仍为空白。因此,解析吸烟加重NASH的主要成分、作用部位、分子机制及潜在调控方式,对于加深...
孙玉萍,1967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天山英才(第二层次),生物学一级学科和病原学二级学科带头人。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中国微生物学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文核心期刊《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编委及审稿人。
2022年7月4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钟超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在线发表题为“PD-1 signaling facilitates activation of lymphoid tissue inducer cells by restraining fatty acid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PD-1信号调节肠道淋巴组织诱导细胞(Lymphoid tissue...
N6-甲基脱氧腺嘌呤(6mA)是DNA腺嘌呤6号位氮原子上的甲基化修饰,在多种生命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调控功能(图1a)。最初,6mA被发现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用于区分自身基因组和外源DNA,保护自身DNA不被限制性内切酶性降解。近年来,6mA逐渐被发现存在于真菌、衣藻、果蝇和哺乳动物等真核生物基因组(gDNA)和线粒体DNA(mtDNA)中,其动态水平的变化调控了早期胚胎发育及线粒体转录...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委托,中国疾控中心于2022年5月23日组织召开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修订工作专家研讨会。分别来自国家和省级保藏中心的约5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生物安全处伍竞成调研员、中国疾控中心刘剑君副主任出席研讨会并分别讲话,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负责人魏强研究员主持研讨会。
光动力疗法(PDT)除了治疗肿瘤外,也可被用于治疗局部感染类疾病。与PDT 类似,蓝光疗法仅依靠内源性光敏剂(卟啉和核黄素)治疗微生物感染,且更加安全。蓝光的灭活作用已被证明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分枝杆菌等多种微生物有效。同样,抗真菌蓝光治疗(ABL)也已经被证明非常有效。PDT和ABL的抗真菌机理是光激发了细胞内的光敏剂 (PS),将三线态氧(3O2,即通常的氧气分子)转化为活性氧自由基(RO...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教育部主管的中文双月刊。1958年创刊。主要刊载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及生物学相关论文。目前是美国《生物医学检索系统》(IM/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来源期刊,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炎症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有害刺激物或物理伤害所产生的防御反应。适度的炎症有利于清除病原微生物和修复受损组织,但过度的炎症会导致进一步的组织受损甚至危害生命。炎症一般可分为炎症激活、炎症消退以及组织修复、稳态重构三个阶段,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炎性介质在炎症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IL-1β是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其表达受到双信号的严格控制。起始信号可以诱导无生物活性pro-IL-1β的表达,激活信...
高分辨磁共振波谱仪可实现对化合物定量检测以及结构和动力学分析,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结构生物学、食品和植物科学等诸多领域。常规超导高场磁共振波谱仪价格贵,维护成本高,目前仅在大型实验室或服务机构配置。桌面式核磁共振波谱设备(Benchtop NMR)利用稀土永磁体产生静磁场,无需液氦等冷却液,维护成本低,更容易被普通用户接受,在食品安全、制药/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在线快速成分分析、毒品检测及教育教学等...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全球传播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肠杆菌科细菌主要通过获得碳青霉烯酶来产生耐药性,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s)最为普遍。
2022年3月13日,2021级生物医学科学班依托生物医学科学学会,开展了线上“模拟WHO讨论会”活动。专业项目主任郭晓奎教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昊教授与2020级、2021级生物医学科学专业班主任陆红丽、黄旭受邀出席本次会议。
如果没有对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信息和蛋白质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我们对新冠病毒为何会致部分人群死亡、致病性为何增强或减弱等就会一无所知,对新冠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疫情防控也就无从下手。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本年度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为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内蒙古大学王潇教授团队利用实验室乳酸菌重组技术平台,将金葡菌无毒突变的α-溶血素(hlaH35L)基因转化至植物乳酸杆菌中,表达重组α-溶血素蛋白,将抗原物质传递到肠道黏膜表面,设计了具有口服潜能的黏膜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疫苗。动物实验结果证明,该口服疫苗可诱导GALT产生粘膜免疫应答,其表现为IgA和IL-17的产生显著增加,以及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能够有效抵抗金葡菌引发的肺炎和皮肤感染。...
2021年12月2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林世贤实验室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Directed-evolution of transl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 unnatural amino acids incorporation and generalizable synthetic auxotroph construction”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建立了获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