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农业气象学与农业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业气象学与农业气候学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1.727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创新团队系统分析了物候期的时空变化、气候变化与大豆不同生长阶段的关系,大豆生产和生长季节的物候期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和适应性,为合理规划大豆生产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大田作物研究(Field Crops Research)》上。
农业干旱是指由于降水不足和蒸发过度而导致的土壤水分亏损,在生长季会影响作物生产和生态系统功能。2021年春末夏初,中亚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农业干旱,对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引发了人们对农业干旱的成因及其未来可能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2021年的中亚极端农业干旱并非一次偶然事件,在过去30年中,受当地温度持续升高和降水减少的影响,中亚土壤湿度在生长季初期显著降低,农业干旱加剧,令该地区面临严...
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于2013年6月正式挂牌,实验室主要依托生态学和相关学科,旨在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控制病虫害,促进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揭示利用生物多样性实现有机农业生产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方向:农田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生态控制;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健康;有机农业优化模式与调控;生物多样性(特征)与气候变化。
2021年9月,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发文(气科函[2021]58号)同意成立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建设,负责人为潘志华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源于1956年成立的农业物理气象系,1992年并入资源与环境学院。至2017年1月止,有教职工1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设有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农业气象学专业博士点、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两个硕士专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点。2017年1月在校三、四年级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44人,硕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27人。十二五期间,...
2022年10月30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在中国农大正式成立。实验室将紧密围绕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农业应对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融合中国农大与中国气象局学科与人员优势,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发、复合型人才培养、业务服务、决策支撑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对推进农业气象教学、科研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农大副校长田见晖与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熊绍员共同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智慧气象与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团队作为牵头单位之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50年小麦育种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贡献,揭示出当前小麦育种策略带来的小麦产量遗传增益将无法抵消未来气候持续变暖带来的冲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近年来,席卷全球的高温热害已成为限制小麦生产的突出问题,如何通过育种提升小麦的气候适应性是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数据的缺失,真实小麦育种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多大适应作用尚不清楚。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碳循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候变化和碳循环年际变化密切相关,是全球变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现有物候变化研究大多关注植被春季物候变化,如展叶期、开花期等,对秋季物候变化的机制分析略显滞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吴朝阳研究员、葛全胜研究员等联合美国、欧洲国家的全球变化领域专家开展了北半球植被秋季落叶期物候响应干旱变化的研究。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AGFEP)院长樊胜根教授和研究院成员张玉梅教授在China Daily发文“Fight heat waves to ensure food security”谈应对高温天气保障粮食安全。
小麦是一种起源于温带的喜凉作物,是全球三大谷物之一,每年提供了全球人口20%的蛋白质和卡路里。目前气候变化的小麦影响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气候平均态的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和模型不确定性上。但产量仅是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方面,国际农业贸易也是全球众多国家保持粮食供给的重要手段。因此粮食安全的其它维度(如,农产品价格、农业相关的社会经济与民生问题)同等重要,但相关研究非常有限。
中亚是高度农业化的地区,由于降水稀少,该地区的大部分农田需要灌溉。灌溉对中亚气候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主要刊登农林水产业与气象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全球变化、区域农业气候、干旱与节水农业、作物气象与农田小气候、农业减灾防灾、农业生态环境(包括产地环境)、3S技术在农业气象上应用等方面。
2022年3月28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的学者合作,在国际著名综合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发表了题为“探索1980年以来...
吕炯,气象学家、海洋气象与农业气象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前开创了我国海洋气象学的研究,是我国海洋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先驱。以后转向农业气象学的研究,他联系实际,把农业气象和作物栽培、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态及地形地貌联系起来研究,从而对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