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古生物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古生物学相关记录2825条 . 查询时间(0.775 秒)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驱动地球科学研究范式革新的重要手段。其在古生物学研究中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如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化石图像的智能识别分类、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化石形态特征数据的自动获取和分析等。
反刍类是分布最广,多样性最高,也是最成功的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然而反刍类的系统演化关系始终令人迷惑,这是由于反刍类具有非常广泛的适应性,不同类群在相似的环境选择压力下,强烈地呈现出平行或趋同演化的趋势,从而掩盖了系统发育的信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叉角羚科,最早期的研究将叉角羚科作为牛科的姐妹群,主要由于两者都具有高冠齿;后来又依据角及头骨的一些共同的形态特征,将其作为鹿科的姐妹群。然而,近年来分子...
近日,自然指数期刊(Nature Index)《eLif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托马斯、周忠和及其合作者关于早期鸟类头骨演化的论文,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和复原,揭示了中生代鸟类头骨保留了大量主龙类的原始特征,呈现出模块化的演化。论文题为“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ary assemblage of cranial kinesis from a Cr...
2023年11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开展了2022年第13期园林论坛活动,邀请到古生态研究组周浙昆研究员做了题为“古生物学与保护生物学的联姻”的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及其他研究和支撑部门的线上线下共50余人参加了活动。
猬科(Erinaceidae)动物是典型的杂食性机会主义者,它们的食谱包括昆虫,其他无脊椎动物如蠕虫、陆生软体动物和蜘蛛,甚至还有小型脊椎动物和蛋。此外,它们也进食植物的果实、种子、块根以及蘑菇。其中,毛猬亚科(Hylomyinae或Galericinae)偏好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已经绝灭的短面猬亚科(Brachyericinae)可能更倾向于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它们具有发育的裂齿。猬亚科(Erin...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硕士毕业生孟馨媛在盖志琨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国际学术期刊《解剖学记录》(The Anatomical Record)上在线发表了盔甲鱼类玉海翼角鱼的最新研究成果。《解剖学记录》是美国解剖协会的官方出版物,成立于1888年,期刊重点关注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领域最新进展,涉及分子、细胞、系统和演化生物学等多个领域。该研究报道了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大约4.1亿年...
被子植物的花朵给世界带来了美丽芬芳,也是植物吸引昆虫协助传粉的利器。植物学意义上的花朵和通常概念中的花朵有所不同:前者指的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后者指的是拥有艳丽好看的花瓣的花朵。虽然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产出过不少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例如著名的古果),但此前的化石中并未发现典型意义上的花朵——没有是艳丽好看的花瓣。
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生存于距今大约200万年至40万年前我国南方及越南北部,是地球上已发现的最大灵长类动物,以具有硕大的下颌和牙齿以及超厚的牙釉质而著称。揭示其摄食行为及伴生动物群之间的差异,对解开其生存、适应和绝灭之谜具有重要意义。
《哺乳动物演化》(Journal of Mammalian Evolution)杂志近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合作学术论文,报道了产于江西省赣州市晚白垩世河口组的多瘤齿兽新属种,通过对多种多瘤齿兽齿列的三维重建,探讨了多瘤齿兽牙齿的同源性和咬合的一致性演化,并对多瘤齿兽进行了新的属种一级的系统发育分析。
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发表长篇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近十年来青藏高原古植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现代东非和南非地区的热带稀树草原构成了全球生态系统中非常独特的生态景观,以众多适应在开阔环境中食草和奔跑的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为特色(以下简称“萨瓦纳动物群”)。由于野生动物题材的纪录片多在这一动物群中取材,使得该动物群在全球公众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知名度。然而,萨瓦纳动物群成员在非洲的化石记录一般不早于700万年,在这一时期之前,东非地区以森林环境为主,仅河马,大象等少数动物能够在非洲本土找到起源,其...
热河鸟(Jeholornis)是最原始的鸟类之一,也是化石鸟类中闻名遐迩的“明星物种”。不久前,牛津大学玛丽居里学者胡晗研究团队和中科院古脊椎所周忠和院士研究团队曾对这一重要鸟类支系进行食性研究,并确定了其作为最早的食果鸟类的生态习性。这支研究队伍此后对热河鸟进行了持续的合作研究,并于近日在《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发表了一项题为《Cr...
生物群是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绝灭绝后,海洋生态全面复苏的典型代表,为我们认识和探索三叠纪生命演化及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理想窗口。近年来,在罗平生物群化石门类发现和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加深了我们对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的认识,然而对罗平生物群特异埋藏的古海洋环境背景和埋藏机制研究还相对缺乏。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Norell等人曾于2020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The first dinosaur egg was soft,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412-8),用拉曼光谱和组织切片等手段,证明发现于阿根廷的鼠龙蛋(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发现于蒙古的原角龙蛋(晚白垩世)为软壳蛋,并用祖先状态重建得出最早的恐龙蛋为软壳蛋的结论...
莫旗动物群(Yu et al. 2022)发现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简称莫旗)宝山镇东北部,主要产自鸽子洞和贾西口两个化石地点。该动物群包括了叶肢介、昆虫、蜘蛛等多种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两栖类、龟鳖类和鸟类等主要的脊椎动物,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产出了大量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蛙类化石,为研究早期蛙类的发育和演化提供了十分罕见的化石材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