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动力学 星系天文学 运动宇宙学 星系际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 星系形成与演化 宇宙大尺度结构起源与演化 星系与宇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星系与宇宙学相关记录3050条 . 查询时间(0.407 秒)
2022年11月21日,《天体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关于早型星双星统计性质的研究工作。该工作利用LAMOST DR8中分辨率数据,研究了886颗观测次数大于6次的早型星的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给出了早型星双星比例与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早型星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统计学参考...
2022年11月9日,国际科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在线发表了云南天文台卢开兴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把著名活动星系NGC 5548中心黑洞质量的测量精度从历史的41%提高到13%,且发现宽线辐射区平均尺度和转动速度演变不同于中心电离光度演变的非正常“呼吸”现象。该成果是研究人员依托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望远镜,历时...
2022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提出了新的、定量的星系结构模型,将类似银河系的一般盘状星系的几何结构描绘成“巧克力碎饼干”(Chocolate Chips Cookie)。星系中的老年恒星及其间的弥散星系介质构成“饼干”的主要成分,而呈团块状分布的恒星形成区域则构成了颜色较暗的“巧克力碎”。这项研究定量分析了盘状星系在不同视线方向上的观测特征,为盘状星系中的恒星及尘埃的空...
2022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牵头的科研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定量的星系结构模型,将类似银河系的一般盘状星系的几何结构描绘成一块“巧克力碎饼干”(Chocolate Chips Cookie)——星系中的老年恒星及其间的弥散星系介质构成了“饼干”的主要成分,而呈团块状分布的恒星形成区域则构成了颜色较暗的“巧克力碎”。这项研究定量分析了盘状星系在不同视线方向上的观测特征,为盘状星系中的恒...
2022年10月9日21点17分(北京时间),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和慧眼卫星(Insight-HXMT)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编号GRB 221009A)。
2022年1010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Renata Wentzcovitch教授课题组及美国康奈尔大学Geoffrey Abers教授合作,在俯冲带浅部地震波速各向异性成因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以“Elastic Anisotropy of Lizardite at Subduction Zone Conditions”为题,发表在地球科学领...
2022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在水星岩石圈结构与热动力学演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新的岩石圈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了与观测相符合的逆断层相关构造的横断面,揭示了水星北部火山平原下覆地壳存在分层及高应变率区域。该研究成果提出的岩石圈分层模型及结果可作为基本输入条件影响其他相关水星岩石圈热动力学演化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5日发表在行星科学领域期刊《Icarus》...
2022年9月26日,国际地学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Northward shift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esterlies in the early to la...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疏散星团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疏散星团具有致密核心及延展外晕的双成分结构特征,扩展了疏散星团的空间范围。这一成果开创了疏散星团研究的全新视角,刷新了以往研究对疏散星团物理尺寸和疏散星团单一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的认知,对天文学家更全面认识疏散星团的形成、演化以及恒星在星团中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报》(The Astronomical Jo...
2022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系结构和动力学科研团组利用一种自主开发的全新模型——“星族-轨道叠加模型”,以及高分辨率二维积分视场光谱数据,发现离我们约0.6亿光年远的透镜星系NGC 1380在约100亿年前发生了一次主并合,同时揭示了这次并合吸积的卫星星系质量约为400亿太阳质量。这是天文学家迄今在近邻宇宙揭示的最年老和质量最大的星系并合事件。相关成果于2022年8月在《天文学和天...
2022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在疏散星团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疏散星团具有致密核心及延展外晕的双成分结构特征,大大扩展了疏散星团的空间范围。这一研究成果开创了疏散星团研究的全新视角,刷新了以往研究对疏散星团物理尺寸和疏散星团单一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的认知,对天文学家更全面认识和理解疏散星团的形成和演化以及恒星在星团中的形成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7月发...
2022年9月15日,第四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医学科学”奖项。“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评选产生50位获奖人。5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可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该奖于2018年由腾讯基金会...
2022年9月9日,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院士团队基于多年潜标连续观测,揭示了太平洋北赤道流与北赤道潜流的年际变异规律,阐明了北赤道流与北赤道潜流年际变异的经向滞后现象以及年际变异信号垂直结构的经向差异,相关成果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发表。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南方基地博士后李莎莎、封海成博士及合作者在活动星系核宽线区动力学演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利用丽江天文观测站2.4米望远镜对变脸活动星系核NGC 4151进行长达7个月的反响映射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其宽线区气体云动力学状态正在发生转变。相关论文于2022年8月31日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发表。
2022年8月27日,在太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发布了 EP-WXT 探路者的首批在轨实测结果。该设备是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的一个实验模块,于北京时间2022年7月27日搭载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发射升空。该项实验旨在开展一系列在轨测试和观测实验,为未来EP-WXT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