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动力学 星系天文学 运动宇宙学 星系际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 星系形成与演化 宇宙大尺度结构起源与演化 星系与宇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星系与宇宙学 活动星系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09 秒)
2023年9月1日至5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活动星系核反馈学术研讨会暨基金委重大项目“活动星系核反馈在星系演化中的作用”启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负责人、重大项目学术领导小组专家、项目组成员,以及来自国内和美国、德国等国家的26个高校和研究所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会议。
2023年5月12日,上海天文台活动星系核结构与演化团组通过位于印度的升级后巨米波射电望远镜(upgraded Giant Metrewave Radio Telescope, uGMRT)的观测发现在极亮红外星系IRAS 10565+2448中存在着中性氢外流。结合以往观测到的分子和离子外流得到IRAS 10565+2448中的质量外流率至少是140太阳质量每年。本次研究认为,仅是恒星应该不足以...
2022年11月9日,国际科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在线发表了云南天文台卢开兴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把著名活动星系NGC 5548中心黑洞质量的测量精度从历史的41%提高到13%,且发现宽线辐射区平均尺度和转动速度演变不同于中心电离光度演变的非正常“呼吸”现象。该成果是研究人员依托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望远镜,历时...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南方基地博士后李莎莎、封海成博士及合作者在活动星系核宽线区动力学演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利用丽江天文观测站2.4米望远镜对变脸活动星系核NGC 4151进行长达7个月的反响映射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其宽线区气体云动力学状态正在发生转变。相关论文于2022年8月31日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发表。
2022年6月8日,由上海天文台潘鑫博士生、李双良研究员,浙江大学曹新伍教授,西班牙天体生物中心天文学家Giovanni Miniutti以及上海天文台顾敏峰研究员组成的合作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吸积盘模型来解释近年新观测到的活动星系核GSN 069中的准周期爆发现象(QPEs)。该模型对QPEs时标(即爆发周期)、爆发幅度与辐射谱演化过程方面的完整物理机制提供了统一解释。相关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研究论文称,天文学家对临近星系中心黑洞周围浓密遮挡的尘埃进行观察,确认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他们通过对这个星系的高分辨率图像分析得到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这一结论,这些图像提供了研究活动星系核的新机遇。
2021年10月11日至13日,由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的“2021年东亚活动星系核研讨会” 在重庆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2021年9月7日,国际权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卢开兴博士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活动星系核宽线区在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长期引力束缚下受到其它外力干扰的现象。
2021年3月2日,国际天体物理学杂志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封海成、刘洪涛研究员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依托丽江天文观测站2.4米望远镜,通过宽发射线反响映射观测开展了变脸活动星系核的研究。NGC 3516是一个变脸赛弗特星系:宽发射线从很强到极弱来回变化,即赛弗特星系光谱类型在1型和2型之间变化。赛弗特星系是一类射电宁静活...
2019年12月16日,国际天体物理学杂志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卢开兴博士、白金明研究员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依托丽江天文观测站2.4米望远镜开展活动星系核(AGN)盘风与环境的关联研究,发现了AGN宽线辐射区(宽线区)起源于大尺度多相盘风的间接证据。该研究是卢开兴等人依托2.4米望远镜,开展具有超速外流AGN光谱监测研究项目的第一...
2019年9月19日至24日,“活动星系核中心区域反响映射国际研讨会”(Mapping Central Regions of Active Galactic Nuclei)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以色列、日本等21个国家的近1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包括英国皇家学会院士A. Fabian教授等著名天...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卢开兴等人在活动星系核内部红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发现AGNs窄线区和宽线区的红化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且发现窄线区的红化程度高于宽线区。该研究成果于2月21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上正式发表。该研究利用斯隆(SDSS)巡天数据库,从3532个AGNs中严格定义并选取样本,经过光学光谱多成分拟合和分析(见图1),测量了宽线和窄线的巴耳末减缩(见图2)。通过...
近期,国际著名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6, ApJ, 820, 65)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袁尊理、王建成等人的研究工作成果,他们利用贝叶斯方法,可靠计算了活动星系核的射电光度函数,证实活动星系核具有密度和光度的混合演化模式,其中密度演化在红移为1左右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而光度演化则持续到较高的红移(3 - 5),随后下降。正是在密度演化和...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研究员刘祥带领科研团队,从2006年起申请乌鲁木齐南山25米和德国100米射电望远镜观测时间,通过对几个经典强日变源进行4年多的监测和后续巡天,证认了活动星系核致密喷流辐射经过银河系的星际介质会散射并发生闪烁,如同夜晚星星一闪一闪的景象(恒星的光经过地球大气后会发生闪烁),且闪烁的时标在几小时到2天左右,这被称为日变源(Intraday Variability: IDV)。
海天文台拟于2015年5月31日至2015年6月6日在上海市举办“黑洞吸积及活动星系核反馈”国际会议(英文名称:“Black Hole Accretion and AGN Feedback”) 。 会议将由上海天文台主办以及承办。会议组织委员会的主席由上海天文台星系宇宙学中心主任袁峰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子山教授(Luis C. Ho)共同担任。其他科学组织委员会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