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批评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批评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1.066 秒)
郭春方,吉林长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WR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文艺学(博士)、文艺学(学硕)、艺术学(学硕)、艺术设计(专硕)。办公地点:东荣大厦A0205。
新媒介对文艺批评的深度媒介化是从自身的基础性影响开始的,这种深度媒介化所展现的是文艺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全方位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文艺与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新媒介环境中,形态复杂且无处不在的文艺批评极其符合媒介本性,其与新媒介的结合甚至可以被视为文艺深度媒介化的典型。文艺批评的深度媒介化主要表现在机制媒介化、方式媒介化和主体媒介化三个方面。深度媒介化的文艺批评逐渐开始背离传统文艺批评的原...
形式与历史在百年文学批评演变中处于割裂状态。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探讨了文学批评的形式维度与历史维度及其统一性,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历史的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文学批评在借鉴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批评研究成果的同时,要思考如何把符号引向外界,打通语言与实在、系统与行为、结构与事件之间的边界,探讨融合形式与历史的可能性。
文艺批评是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引导文艺前进方向的重要驱动力。做好当下文艺批评工作,迫切需要处理好以下三重关系: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批评思想的关系、理论与感受的关系、问题导向与学科建设的关系,重视文艺批评的思想性、公共性和知识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来说,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为什么行,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为什么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已不仅是一种责任和必须,更是一种理论自觉...
为推进中国阐释学研究与文学理论、文艺批评的深度融合,巩固传统文艺评论阵地,加强文艺基础性、前沿性、倾向性问题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2022年8月20—21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阐释学与文学批评的话语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威海举办。会议由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主办,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评价体系的构建必然涉及何为文学的根本看法。比如,就传统文学而言,我们强调从美学与历史的层面进行评价分析,这是因为我们认为文学具有艺术性与社会性。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没区别,那么评价体系的构建就是个伪命题。如果两者有区别,那么区别在哪里?只有搞清楚了这种区别,才能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从现实层面来...
网络文学批评内部存在线上与线下的形态区隔。这一区隔的形成主要基于媒介场域、主体构成和话语系统三方面的原因。为突破区隔,网络文学批评应进行线上批评的“出圈”和专家学者“入场”线上的和融建构。这一建构有助于开创网络文学批评新格局,推动形成新时代文艺批评工作新局面,对文学批评的整体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2021年9月30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兴陆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范式重构”举行开题论证会。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程苏东主持会议,中文系主任杜晓勤、社科部项目办副主任韩聿琳出席会议并致辞。
成仿吾(1897—1984),湖南新化人,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共同创立了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1928年在法国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巴黎、柏林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931年9月回国,在上海参与组织“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1934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后历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新中国...
当下文艺批评常与创作脱节,凸显了批评必须及物的重要性。好的批评家必须有洞察的本能和介入的意识,以时刻准备出发或已在途中的姿态,投身到变动不居的创作大潮中,既对作者有感同身受的了解,又对自身保持高度的警惕,由此将一种深刻的洞见赋予对象,开显出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当然,过程中须注意拿捏好主体与对象的关系。真正的及物应与对象既契合又疏离,两者的博弈尽显饱满郁勃的生命张力。此外,又须注意思想的可视性,不故...
自然物之喻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譬喻方式,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自然物喻文有着内在的学理依据,它与中国文学的发生论、中国美学传统、中国哲学的认识论与生命观相关。自然物喻文有着多方面的批评意义,它沟通了人文世界与宇宙自然世界,拓宽了文学的言说空间与审美空间,打通了文学批评与其他艺术批评之间的界限,彰显了中国文学批评以及中国美学的生命意识与抒情精神。
查洪德,河南内黄人。1957年11月生,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常务理事,《文史哲》编委。1999年获曾宪梓师范教育教师奖,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全国模范教师。指导的博士论文,两篇获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其中一篇获全国百篇优博文论提名。著作《元代诗学通论》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王晖,文学博士,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被江苏省人事厅授予“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
张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学批评及其理论、俄罗斯文学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