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 语言地理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语言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6-330 共查到理论语言学相关记录11298条 . 查询时间(0.519 秒)
2021年4月12日下午,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16报告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丹青教授,作了题为“语言单位的义项非独立观”的讲座,为文学院师生带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本次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丁加勇教授主持,文学院陈晖、徐朝红、贺福凌、胡乘玲、傅伟峰、姜礼立等教师和文学院百余名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作为语言库藏类型学的倡设者,...
2021年10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暨全国杰出专业人才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我校资深教授王宁先生领衔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语言学现代化科研创新团队”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王宁教授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主会场会议。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由...
2021年9月18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句子”专题研讨会在线召开。我所学者沈家煊学部委员、完权研究员、王伟副研究员,与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青岛大学、华侨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围绕对言语法和对言格式研究、汉语小句复合体结构研究、英汉小句对齐研究、其他语言句子的语法结构研究等议题展开,各方通过主题报告及自由讨论...
闽南方言“不通”的出现早于“卜通”。前者在嘉靖刊戏文里已经出现,后者始见于万历年间,随即消失,直至20世纪以后再度出现。其中的肯定词“卜”和否定词“不”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分别对“通”所进行的肯定和否定。从历史和现实语料可以看出,“卜”和“通”最初的组合是出于语用的需要,而“不”与“通”最初的组合则是出于表义的需要。这时,它们都是松散的结构。之后,“卜通”和“不通”结构沿着各自的轨道不断地进行着语义上...
2021年10月23-24日,“第九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的方式举行,来自国内45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围绕“西北方言的共时描写与历时考察”“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研究”“西北地区民俗文化及其与方言相结合的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方言》杂志主编沈明,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邢向东出席会议并致辞。西安外...
摘要一直是学术话语研究关注的热点。然而,以往研究很少涉及文学类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及其语言实现方式。通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多维度分析方法,本文对600篇文学类和实证类语言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各300篇)的文体特征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与实证类语言学论文摘要相比,文学类论文摘要在叙述性、指称明晰程度、劝说性和抽象性4个维度上都呈现出分值偏低的趋势。具体到语言实现方式上,文学类论文摘要倾向于使用一...
语言景观学关注公共空间中的多语及多模态沟通现象,旨在揭示公共标识牌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等社会语言学课题。从语族活力和定量分布法,到都市语言学和民族志方法,当前国际语言景观研究已日趋深入,呈现出跨学科的发展态势。本文综合分析了语言景观的定义范围,梳理了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为国内的语言景观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维度,有助于我国学者从对标识牌语言的简单统计分类过渡到对语言景观构成深层次原因...
本批评话语研究采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对电影中的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反语言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社会方言变体,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3个层面表现出某些特殊的形式。2015年上映的《老炮儿》是一部家庭和兄弟情谊交织在一起的电影,本研究采集该电影的字幕作为研究边缘话语与文化翻译的社会语料。多数学者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以展示目标语(即英语)观众如何通过翻译来理解北京方言(源语文化),而对于影片反语言...
在儿童文学翻译实践中,语用显化的运用存在缺乏与过度两种倾向,对原文风格的再造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对语用显化与风格再造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儿童文学翻译中语用显化的风格等效原则,即译者应充分把握原文语境中所包含的语用预设,通过强调或明示隐含信息来弥补目标读者可能存在的文化空缺与认知空缺,同时避免破坏原文中暗喻、悬念等文学创作机制,以再造原文中思维、情感和审美风格特质的预期效果,从...
2021年10月13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语音实验室(PhonLab)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任宏昊,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促音的产出与感知”为题进行专题讲座。会议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日文系副教授刘佳琦和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讲师李昕共同主持。
2021年10月9日至10日,我校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第六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会议以“生态语言学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采用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的方式进行,来自国内外1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00多位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参加,听会人数达1.3万人次。
孙晓晨,山东青岛人。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儿童阅读能力发展/阅读障碍发生的遗传神经机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这个发展目标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
2021年10月8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举办“国家语言安全规划刍议”讲座,邀请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骑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师生展开对话,探讨国家语言安全规划相关问题。
在现代汉语里,“虽然”是转折复句的关联词,可以位于从句句首,也可以位于从句主语之后(包括主语-状语之间和状语-动词之间两种情况)。通过自定步速阅读实验考察了“虽然”的位置变化对三类转折复句的加工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关联词位居从句动词之前的句子加工最难(句式C),关联词位居首名词之后的句子加工最容易(句式B),关联词位居从句之首的句子加工难度居中(句式A)。引发加工难度等级(C>A>B)的原因包括句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