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 语言地理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语言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理论语言学相关记录11300条 . 查询时间(1.923 秒)
王建邦,博士,特聘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出站、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及台湾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领域包含跨语言语法比较、科技辅助语言学习、生态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学术任职担任中国生态语言学会会员理事、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点评专家小组、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的访问学者、以及泰国格乐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导师。
助词“地”是由词尾“地”演变而来的。助词“地”的演变过程是一种逆语法化过程,是语法化单向性的一个反例。这一过程历经类推、功能扩展、重新分析、功能再扩展等多个阶段。唐宋出现了一些新的描状结构,词尾“然”因用法限制,不能接在这些描状结构之后做词尾;因为类推机制起作用,词尾“地”取代了词尾“然”。宋代,词尾“地”因用法扩大,变得越来越不典型,在重新分析机制的作用下演变为助词。明清,随着描状结构的进一步分...
庄子体道词语的文论意涵     庄子  词语  体道  喻理在像  文学批评       < 2022/3/14
《庄子》以“三言”为方式,以“论道”为目的,而在体道的过程中,多以寓言加以呈现,其间使用了大量创造性的词语,在后世文学创作与批评文献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回响。在具体使用与书写间,庄子采取词语链的形态作递进式的体道认知,与文学创作构思颇为契合;而我们通过对其词语的诠释观测他对文道本论的构建,考量其对文学创作鉴赏理论的献益,尤其是喻理在像的书写给予文论的启示,均可获得新的意涵与省思。
波兰语义学派的语义分子理论以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为基础,是当代认知语义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传统。本文旨在介绍波兰语义学派的最新发展,重点探讨语义分子理论的学术基础、语义分子的界定及其在词汇语义阐释中的应用。语义分子理论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词汇结构,更好地描写语义依存性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从而进一步丰富这一领域...
人类传播史上每一次语言革命的发生,都推动着信息传播秩序的演变。有声语言的发展形塑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共生,文字语言的兴盛构筑了文明传播的区域体系,影视语言的滥觞孕育了工业时代的文化秩序,视频语言的崛起正在开辟信息时代的开放格局并将再造国际传播秩序。未来,基于智能VR的发展,人类将回归全感官的传播场景,在虚拟与现实同构的环境中超越时空藩篱和文化差异,进入一个视频天下的新秩序。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应以视频...
2021年12月29日,外文学院语音实验室(PhonLab)邀请到语音学者、教授陈忠敏,以“语音科学的历史与前瞻”为题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在文科楼220室举办,由日文系教师刘佳琦主持。 陈忠敏在讲座中带领大家爬梳了语音科学的三大领域: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感知语音学的历时发展变迁与关键成果,并展望了未来语音科学发展的趋势。他介绍道,语音科学先从语音发声研究起步,基于调音生理机制将语音分类、分段,...
李倩,男,1977年4月出生,河北邢台人,现任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担任浙江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硕士生导师。
202年12月10—11日,亚洲辞书学会国际跨文化词典学高端论坛在重庆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1位词典学专家作主旨发言,重庆市内高校代表及四川外国语大学部分师生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立德楼线下聆听专家报告。
本文指出,致力于探究柏拉图问题的生成语言学(又称形式语言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它和理论物理学在研究旨趣上有某些相通之处,二者都采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语言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作为经验科学,形式语言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所提出的一些假设要具有可被证伪(falsifiable)的特性。形式语言学一直致力于用更为简单的原则对复杂的语言现象作出更加系统、统一的解释,这与自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一致的。目前,生...
中国古典文论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可以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最为肥沃的土壤。本文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六观”说和黄维樑的现代解释为基础,尝试构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s翻译批评的操作框架,包括位体、事义、置辞、宫商、奇正和通变6个层面,并结合古典诗词翻译的特殊性,提出一些具体的论题与切入视角。从“六观”视角进行古典诗词翻译批评,既可从宏观层面切入,也可从具体个案着手,但都需以博观和精阅为前提。...
学界一直比较关注英语中动句的多视角共时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带副词修饰成分的类型上。迄今为止的共时研究还未能很好地界定中动句的核心特征并从句法上给出解释和论证。本文将多种类型的中动句纳入统一的研究范畴,考察该句式的起源和发展,并从导致其出现的内部机制和动因上探究其核心特征。结果显示,英语中动句的发展和很多印欧语系中动句并不是同一路径,反身代词在使用上的消退与中动句的起源并没有本质联系。英语中动句起源于...
2021年12月6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标名单,我中心王克非教授申报的课题“围绕汉语的超大型多语汉外平行语料库集群研制与应用研究”(21&ZD290)获得立项。这是王克非教授继201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的又一项重大项目。该项目将带动北外多语种合力建设一系列汉外平行语料库,推进各语种的基础研究。中心许家金教授等是该项目组成员。这表明我中心...
2021年11月5-7日,第九届形式语言学国际研讨会(ICFL-9)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联合承办,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协办。来自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美国、英国...
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CIEL)是由国际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教授首倡的,至今已经在海内外多所著名高校所驻地成功举办了12 届。这是一个跨领域、高端、前沿的学术研讨会。演化语言学在演化理论的框架下,把人类学、生物学、神经科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遗传学等学科与语言学结合,促生出不同的交叉学科。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旨在展示语言学的新交叉视野,倡导新的研究手段方法,为相关领域的海内外学者们提供很好的跨...
为服务保障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2004年以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依托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了一批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作为国家语委组织高水平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实施重大语言工程和科研任务、建设语言文字基础资源、宣传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开展语言文字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17年来,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布局设点不断完善,目前共建有24家。区域分布涉及东中西部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要区域,研究方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