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教育伦理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教育伦理学相关记录111条 . 查询时间(4.502 秒)
《军人思想道德修养》(简称《修养》)一书,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组织下,由王联斌、翁世平等全军十余名长期从事军队伦理学教学、研究的专家教授编写,国防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部思想道德修养教材。本书的编写,力求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较好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军院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和部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我军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提...
民办教育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利益,必然导致伦理冲突,关键是制度伦理、组织伦理直至个人的道德建构。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公民素质  公民教育  现代化       < 2008/7/16
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 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 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 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问:“致良知”好像不太好应用?          < 2008/1/7
诸位先生好: “飞鸟”先生,感谢你的回复,谢谢。 对王阳明先生的良知之学,我暂时搁置起来,总觉得做不下去。一定是理解出了偏差,但又不知所在。在学习中,先是一喜,觉得此学提纲挈领,以一统万,以一应万,省去了不少繁杂。接着就是疑惑:良知就其本体而言,人人自足,循此一语,足以成贤成圣。但现实中并非如此,而有贤不肖,智愚之分,其不肖与愚,固有自甘堕落者,然大多数仍属于“欲无过而未能也”之类,若就此...
按照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3年会的精神,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4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在四川大学召开外国哲学专题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和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学校的20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以“外国哲学课程及教材建设”为主要议题,这是根据2004年海南年会精神所...
教育的七个黑洞          < 2008/1/3
据我观察,在知识的传授中,有七个黑洞,也就是说七个基本问题,它们或被肢解,或不为人知。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皆如此。所以,我做的建议同样适用于这三级教育,当然根据等级不同可以灵活掌握。   第一个黑洞是教育无视知识的问题。这显得不合情理,因为教育正是提供和灌输知识的。不错,教育提供知识,但是人们从来不教授什么是知识。然而,知识不只是哲学家和认识论学者研究的问题。是的,所有的知识都含有谬...
学术自主还是学术自杀?          < 2008/1/2
刘小枫教授在组织翻译引介西方古今思想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促进了西方宗教思想与人文学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现在终于对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问题给予关注,很发人深思。谈到学术的自主性问题,张志扬教授问,为什么要把基督教、一神教当作普遍的,把其它宗教、多神教当作特殊的?如果他质问的对象是将西方思想学术大量引介到中国来的中国西学界人士,倒是很有意思的。但是,现在看来,他质问的对象似乎是今日西方的学术界,这就有...
社会转型期青年压力最大          < 2007/12/27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一项刚完成的国人压力调查显示: 20—30岁人群压力最大,压力均值为71分。 其他3个年龄段的压力均值是: 31岁—40岁为67分;41岁—50岁为66分;51—60岁为68分。
余玉花          < 2007/12/27
余玉花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高校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 现代伦理、公民教育和价值观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方法等 主要学术兼职: 全国高校思政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伦理学会理事、上海美学学会理事(美育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瞿秋白学术思想评传》、《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导...
中国古代的蒙养教育及其现代意蕴          < 2007/12/27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 2005年3月2日 《理论与实践》头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开蒙教育的优良传统,蒙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养成教育大有裨益。   古代蒙养教育的传统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蒙以养正。古人非常重视人生的正本慎始,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 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这包...
来源: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内容摘要:新时期军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化改革,应贯穿“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通过深化植根性教育、加强针对性教育和抓好养成性教育等方式,充分发挥军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以人为本;植根性;针对性;养成性;思想道德教育。 “以人为本”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治军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也是贯穿新时期军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线。贯穿“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尊重青...
李萍          < 2007/12/27
李萍,女,1957年2月出生,广东蕉岭人。1975年高中毕业,同年7月下乡到海南岛定安县龙门公社农场,任农场副场长,11月调往定安县知青办任知青专职干部。1978年3月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留校,先后在思想教育研究室、德育研究所、理论部任教,历任研究室秘书、副主任、主任。1987年晋升讲师,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教授,其中:1985年至1986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19...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综合运用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人才学、美学等各门学科知识,来研究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环境、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公共课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开设,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科化偏向,弱化了课程的德育功能,有必要对此进行改革。 学科化偏向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误区 ...
教育管理伦理新探(一)          < 2007/12/27
时间:2006-6-7 来源:云南昭通师专 提要:教育管理伦理的(三分之一)单元主体是大大小小的具体学校,其二是各种类型教育群体系统存在和区域教育模式总体等。教育管理伦理主体存在的大“背景”是整个自然,文明“当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社会具体。前导性“当场”建树理念当是教育管理伦理主体的核心理念,任何具体存在的教育管理伦理主体都应在这理念中完成自身的文明发展建设。“为社会文明功利而教育”是教...
时间:2006-5-3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副部长 陈小娅 一、高度重视城市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功能的逐步完善,社区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环境对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影响日益明显,社区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 容。发挥社区的优势,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