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戏曲 >>> 戏曲史 戏曲理论 戏曲表演 戏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戏曲相关记录3970条 . 查询时间(3.269 秒)
京剧乐器     京剧乐器  京剧乐队  场面  文武场       < 2024/7/17 雷速共建数据
过去将京剧乐队称为“场面”,之所以叫这个名称是由乐队所处的位置演变而来的。早年的戏台为方形,在台中后部中间放上椅子,乐师们上台就坐在场上正面的位置演奏,使乐队赢得了“场面”的雅号。现在乐队早已退居下场门的左侧方,大型乐队更是在舞台下方的乐池里,但“场面”一词还在沿用。场面分文场和武场,二者统称为文武场,或叫全堂场面,简称“全堂”。
京剧声腔     京剧声腔  戏曲腔调  梆子腔       < 2024/7/17 雷速共建数据
令人痴迷的京剧唱腔,是在中国本土孕育和成熟起来的戏曲音乐奇葩,它是典型的“板腔体”结构。板是指板式,即快慢缓急的节奏特征;腔是指腔调,即高低强弱的调式和旋律特征。所谓“板腔”,就是包含不同节奏形态的旋律。京剧唱腔以皮黄腔为主,包括四平调、南梆子、高拨子和吹腔、昆腔以及杂腔小调等,呈现出主腔突出、副腔丰富、刚柔并济、雅俗共赏的艺术特征。
京剧行当     行当  戏曲  表演体制  京剧       < 2024/7/17 雷速共建数据
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京剧发展到今天,共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行当是依据人物的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身份、职业等社会属性,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不同来划分的。京剧的行当就是在京剧的表演当中,根据演员所饰演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社会地位,身份特征概括出来的一套人物造型。
京剧历史     京剧  戏曲  昆曲  弋阳腔       < 2024/7/17 雷速共建数据
京剧形成之前,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有产生在江苏昆山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弋阳的弋阳腔等等。其中昆曲倍受统治阶级的青睐而登上了大雅之堂。由于该剧只向高雅发展,成了宫廷垄断的剧种,渐渐地脱离了广大民众。乾隆中叶以后,弋阳腔(又名京腔、高腔)跃居昆曲之上,很受大众的喜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在通俗、易懂、易学等方面极为突出,是昆曲所不及的。后来(约在1779年)由著名演员魏长生从四川把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秦...
《戏曲研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创办于1957年,后与《戏剧论丛》合并为《戏剧研究》,1980年复刊,是当代中国戏剧史上创办最早的戏曲学术杂志。历任主编有郭汉城、颜长珂、王安奎、刘祯、贾志刚;现任主编王馗,执行主编谢拥君。
《吴梅全集》是王卫民先生耗时多年搜集、整理而成的近代曲学大师吴梅的著述集,共四卷八册,分为理论卷、日记卷、南北词简谱卷等。其中,理论卷包括《顾曲麈谈》《曲学通论》(又名《词途讲义》)、《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原名《元剧研究ABC》)、《词学通论》《辽金元文学史》及校勘记、读曲记、序跋、书牌、曲话、笔记、书目等内容;日记卷主要以《瞿安日记》十六卷为主,此外还收录了《百嘉堂遗嘱》和王卫民编《吴梅...
《元剧考论》:此书是邓绍基先生从文学性角度对元代戏曲深度挖掘整理的重要成果,分为考论与综论两大部分。考论部分主要是作者在半个多世纪校阅元剧的过程中,由文本出发所做的个案研究;综论部分则是作者在个案研究的积累中对元杂剧产生的宏观考量,涉及元杂剧的形成及繁荣的原因、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元杂剧版本探究等。
满族新城戏     满族新城戏  萨满艺术  艺术  满族  新城戏       < 2023/3/27
满族新城戏是吉林省戏曲大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是吉林省独创的地方戏曲剧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诞生于松花江畔的鱼米之乡——吉林省扶余县。其声腔的形成是以流传在扶余民间的说唱“八角鼓”曲牌音乐为基础,并不断吸收满族民歌,汉军旗香太平鼓音乐和清宫舞乐逐渐发展而成。满族新城戏作为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已被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戏曲年鉴》《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中,步入...
论戏曲文献学的学理内涵     戏曲  文献学  求真  可靠  适用       < 2024/4/23
戏曲文献学是探究戏曲文献形态特征、生成演变及整理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学问。戏曲文献学的基本原则是求真、可靠和适用,三者构成戏曲文献学深刻的学理内涵。“求真”关乎戏曲文献的本体认知,强调探求戏曲文献的形态之真和版本之真,追寻戏曲文献生成、保存、传播的原生形态及其各种变异状貌。“可靠”关乎戏曲文献的价值指向,包含追求文献自身的可靠、文献整理方式的可靠和文献整理成果的可靠三层意义。“适用”关乎戏曲文献的功...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其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为第一任院长。自1951年4月毛泽东主席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起,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在著名戏曲理论家张庚、阿甲,戏曲史学家傅惜华、黄芝冈、郭汉城的带领下形成了理论研究与戏曲改革同社会主义新文艺建设紧密结合的研究特色,形成了文学、历史、音...
全德的戏曲活动集中于乾隆后期,涵括“饬禁”与“创作”两个维度。作为内务府官员,全德与伊龄阿、图明阿奉命在苏扬地区开展声势浩大的查禁曲本行动,呈示出清代地方禁戏的缘由、主要目的与具体措施,以及中央与地方、各地方间的协同机制,深刻影响着苏扬地区的戏曲生态。作为戏曲家,全德既以汉文编创了大量俗曲,将之引入杂剧创作以实现文体突破,又创作了清代唯一一组“满汉兼”西调,其在满汉双语文学的发展与演进中具有特殊意...
清代旗人戏曲活动研究述评     旗人  戏曲  演剧  禁戏       < 2023/3/9
学界对清代旗人戏曲活动的研究厘清了各阶层旗人的观演剧状况,揭橥了禁戏法令对旗人观演剧的影响,梳理和挖掘了旗人的戏曲创作和剧本收藏史实。这些论著构建了旗人戏曲活动研究的总体认知,有助于深入了解旗人在戏曲发展史中所做的历史贡献。但相关论述在史料的运用广度和研究视野的调整方面仍有待继续开拓。
目前关于穆儒丐小说《梅兰芳》的各类表述中,经常提到两家报社因连载书稿而被关停,穆氏因此远走沈阳,以及此书被尽数焚毁而失传等,这些说法并不准确,值得辨析。此书内容也有失实之处,并已影响到了学界相关认知,例如穆氏将梅兰芳脱离私寓的时间定于民国成立后,而结合其他史料判断,这一时间应在1909年前后。
刘秀荣是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她得王瑶卿真传,拜尚小云为师,受业于梅兰芳、荀慧生、萧长华、韩世昌、赵桐珊、程玉菁、华慧麟、方连元、萧连芳、林秋雯等。她兼收并蓄,青衣、花旦、花衫、刀马旦无一不通,代表剧目有青衣戏《孔雀东南飞》《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玉堂春》《奇双会》《王宝钏》;花旦戏《拾玉镯》《春香闹学》《小上坟》《豆汁记》《小放牛》《香罗帕》《得意缘》;花衫戏《白蛇传》《秋江》《貂蝉》;刀马旦戏...
徜徉于中国曲艺的古今人物画廊,我们可以看到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刘兰芝、王昭君、祝英台、孟姜女、白素贞、王二姐、王宝钏、崔莺莺、林黛玉、晴雯、杜十娘、花木兰、穆桂英、江姐、双枪老太婆等,这些带着深刻历史记忆的名字和或悲喜交加或慷慨悲壮的感人故事传唱至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