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摄影 >>> 摄影史 摄影理论 摄影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摄影相关记录818条 . 查询时间(1.412 秒)
吴渝生1948年7月20日出生于中国四川重庆,祖籍陕西临潼,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一级摄影师,北京兰贝影视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渝生出生在一个音乐工作者的家庭里,自幼受到艺术的熏陶。他喜爱音乐、美术、散文、诗歌,少年时期学过戏剧表演艺术,先后在陕西、甘肃、新疆地区工作过三十余年。由于对中国西部这片热土的挚爱和对摄影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使他获得了不同于常人的艺术感受,从1980...
《华北画报》、《华北画刊》和《华北解放军画刊》 华北军区成立后,1948年5月25日,人民画报社和晋察冀画报社合并成立华北画报社。当时人民画报社一部分人员随刘邓大军南下,一部分随18兵团西进,只有苗毅征、张庆鸿、冯士杰三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华北画报社的主力是晋察冀画报社的原班人马,原晋察冀画报社正、副主任沙飞、石少华接任华北画报社正副主任。沙飞因患肺结核长期住院治疗,画报社的实际工作由石少华主持。...
旅日著名摄影家冯学敏的最新摄影作品集《中国蓝·中国红》今天下午在中国驻日使馆举行发布会。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公使衔文化参赞赵宝智等出席了发布会,日本摄影、出版界及媒体人士近五十人与会。王毅大使在致词中认为,摄影作品集《中国蓝·中国红》运用细腻的摄影表现手法,充分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纯朴善良的风土人情,是一部生动反映中国,介绍中国的好作品。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旅日侨胞能够在各自...
二十世纪初,随着摄影的发展和国内印刷条件的不断改善,国内出版了多种摄影专业书籍。这些专著,多是中国人自编、自译,以满足国内摄影爱好者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国内一些有影响的杂志,也刊登专文,介绍摄影技术,使摄影术普及工作又向前跨进了一步。对于世界上不断出现的摄影新技术、新方法,国内报刊和杂志有时也注意加以报道。以上情况,说明摄影在中国的地位有所提高。一些有识之士不认为摄影是一种单纯的匠人手艺,而视为...
我热爱大自然,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会让我思绪飞扬,产生无限的想象。 我从拍摄长白山拓展开来的中国自然景观系列的创作中,更切身感受到了自然景观与人类生命的情景交融。近20年的风光摄影创作中我涉足了祖国的每一个省区(除台湾外),拍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拍摄那里原始、荒凉、刚烈、大气的自然景观……我喜欢用黑白摄影来表达纯自然的风景,凝炼单纯的黑白摄影带给人的美感让人难以忘怀,黑白灰对山石植物的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摄影在肖像摄影为主的同时,一些照相馆的摄影师也开始应客户要求,对社会事件做纪实性的拍摄。 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英商建造的上海至江湾镇13公里的铁路建成,定于7月1日举行通车典礼。上海日成照相馆1876年7月15日在《申报》上以《拍照火车轮》为题刊登了一则拍摄广告:“本店现蒙申报馆主托照至吴淞火车影像,订于此礼拜日五点钟,携带机器前往停顿火车处照印,惟肖物图形,尤...
第六节--前线画报           < 2007/9/5
前线画报 《前线画报》是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出版的摄影画报,1949年9月1日创刊。《前线画报》反映了四野解放东北之后,入关南下,直至解放海南岛的全部战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9月改称东北野战军,辽沈战役后,于11月改为第四野战军。 进军东北的部队,在辽沈战役前没有健全的摄影机构。东北解放战争的摄影报道,主要由中共...
摄影门类和流派--早期纪实摄影           < 2007/9/5
新闻与纪实摄影是对人类社会生存实况的现场记录,在历史发展中,它是记录时代和促进社会改革的有力工具。摄影诞生不久,欧美一些摄影家就对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和战争情况进行了有意识的记录性拍摄和报道。 一、战争摄影 战争摄影在1851年火棉胶湿板摄影法发明之前就诞生了。1846年至1848年发生于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战争、1849年的罗马包围战术以及其他历史上的重大战争事件,都曾被当时勇敢的摄影家拍摄成照片,...
摄影门类和流派--近代人像摄影           < 2007/9/5
19世纪末,自然主义与印象派摄影控制影坛,以朦胧效果为时尚的人像摄影创作风气大行其道。摄影师们采用柔焦、树胶重铬酸盐印相等的技法和手段进行人像拍摄,明胶干板和胶卷的出现迅速淘汰了传统的湿板工艺,使快速拍摄人像成为可能。而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柯达相机,使得业余摄影爱好者也能拿起相机,轻松地走向户外和大自然进行人像拍摄,人像开始趋向大众化和社会化。 卡塞比尔 卡塞比尔,全名格特露德·卡塞比尔(Gret...
第三章--著名摄影艺术家           < 2007/9/5
“五四”以后,许多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和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知识分子,成为开展摄影艺术活动的中坚。他们组织摄影艺术团体,办刊物,开展览会,著书立说,发表对摄影艺术的见解,不断摸索摄影艺术“中国化”的道路。他们中许多人苦心经营,身体力行,创作了不少具有高水平的作品,使摄影登上艺术的殿堂。为了使中国摄影作品在国际上占有地位,积极参加国际沙龙影展,并得到好评,许多人的作品得了奖,因而成为国际摄影界的知名人士...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涨时代。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民主派领导下,继续进行着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在中国知识界中,主张民主与科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期的摄影,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一部分,也在有力地冲击着几千年封建专制文化的樊笼。 在这样一个政局和社会思潮急剧动荡的年代,...
《前线生活》和《人民军队画报》 《前线生活》和《人民军队画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出版的摄影画报。 一野的前身是西北野战军。1947年3用,胡宗南进攻延安,毛泽东、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决定留在陕北,由陕甘宁和晋绥两个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习仲勋为副政委,执行保卫中共中央、保卫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任务。 延安保卫战斗中的摄影工作 当时参加保卫延安、保卫陕甘...
摄影门类和流派--早期画意摄影           < 2007/9/5
在摄影诞生的最初几十年间,摄影的探索者们无暇或很少顾及摄影的风格和艺术,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摄影化学和摄影器材的优化和更新方面,影像的清晰度和持久性是衡量一幅照片好坏的唯一尺度。随着摄影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开始把日光投向技术与审美。笨重的器材、复杂的操作工艺以及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对摄影的影响,决定了艺术摄影必须走一段仿画之路,于是艺术摄影的第一个流派——画意摄影形成了。 画意摄影(Phot...
人民画报 《人民画报》是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人民画报社编辑出版的,于1946年8月1日创刊。 1945年12月初,军区政治部派高帆去晋察冀军区,带着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给聂荣臻司令员的信件,要求派人支援晋冀鲁豫创办摄影画报。这时晋察冀画报社在张家口,聂司令员指示画报社派得力干部前往支援。晋察冀画报社于是派裴植(摄影科长)、袁克忠(摄影记者)、曲治全(制版技师)、孔宪芳(暗室技工)和两名印刷工...
1870年后,感光快速的明胶干板和胶卷、配以镁粉闪光器的照相机相继问世,网版法工艺照片和文字得以同时印刷,社会纪实摄影日趋成熟。 阿特盖特 阿特盖特,全名尤金·阿特盖特(Eugene Atget,1957—1927,图3—28),法国人,40岁时涉足摄影。从1898年起直到1927年去世,他用一架老式皮腔相机和玻璃干板,以对生活的无限热情,整天奔走于巴黎的大街小巷,寻找拍摄对象,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