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 中微子实验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76 秒)
2022年6月24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地下700米的实验大厅内,中心探测器不锈钢主结构最后一个拼装单元吊装合拢,标志着中心探测器不锈钢主结构安装工作顺利完成。
2022年6月1日,在韩国首尔(线上)召开的第30届国际中微子与天体物理大会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公布了最新成果。这是大亚湾实验首个采用全部数据的分析,对中微子混合角sin22θ13的测量精度达到了2.8%,是三个中微子混合角中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在可预期的未来难以被其他实验超越。大亚湾实验于2011年12月24日开始获取物理数据,运行至2020年12月12日退役。
2022年5月24日,江门中微子实验地下700米的实验大厅内,为实现有机玻璃球自上而下逐层安装的升降平台已安装完毕并顶升至38米,为下一步有机玻璃球安装工作做好了准备。
2020年1月18日至19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第二届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会议在广西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的8名国际著名同行专家参加了会议。
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第30次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共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捷克的60余位合作组成员出席。本次会议讨论重点在过去两年的数据质量检查、基于氢俘获中子中微子振荡分析和反应堆中微子能谱测量,还有多个新物理寻找的课题汇报了进展或提案。此外,合作组选举产生了中方发言人,由高能所曹俊研究员继续担任,选举产生了新一任的执行委员会,确定了...
2019年1月19日至20日,首届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来自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2019年1月14日至19日,第13届江门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江门中微子实验(Jiangmen Underground Neutrino Observatory,JUNO)合作组于2014年由中科院高能所发起成立,目前由来自17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77个高校与科研院所、6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实验的开展将培养一支国际领先的科研团队,使我国的粒子物理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并...
2017年6月19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论文《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流强和能谱的演化》在《物理评论快报》上正式发表,编辑部同时在《物理》上配发法国科学家Muriel Fallot的观点文章《弄清反中微子反常》予以解读。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校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杨雷教授,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康丽教授、李仪博士等科研人员参与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杨雷教授作为项目参加方代表参加了颁奖会。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成果入选《科学》年度十大突破。
在距离中国大亚湾核电站仅360米的地下,坚守着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工作在地下100米的寂静岩洞里,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中微子;他们所要做的是揭开中微子最后一个未被破解的振荡模式,这是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都想解开的谜。
2012年春,大亚湾实验室国际合作组中方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宣布: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首次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这是我国诞生的一项重大物理成果。
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测得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的振荡幅度为9.2%,误差为1.7%,无振荡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
中微子试验是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尖端科研项目,记者2006年9月30日了解到,中国将在大亚湾核电站筹建当今世界最尖端的中微子实验室,预计2010年前建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