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物理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冶金物理化学 中南大学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0.38 秒)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原理参考书目。
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郑俊超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IF=21.875,JCR一区)上,以“Graphene Wrapped FeSe2Nano‐Microspheres with High Pseudocapacitive Contribution for Enhanced Na‐Ion Storage”为题,首次报道了一种石墨烯弥散嵌布在...
邓姝皓,博士,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5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2016.10-2017.9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作访问学者。担任scientific reports, ACS(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审稿人,I...
中南大学资产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2000年前教材与专著。
周乐君,湖南岳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联合培养博士,钢铁所书记,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青年科协执行委员会成员,美国钢铁协会AIST会员,国际矿物冶金材料协会TMS会员,冶金权威期刊MMTB、MMTE等期刊审稿人。主要的研究领域为①连铸保护渣与铸坯质量控制,②废钢和渣资源综合利用,③铁合金冶炼及铁基合金粉末材料制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515...
张杜超,男,汉族,1982年生,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于2005年获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获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3月受聘于中南大学冶金环境学院并担任讲师,2018年3月获得中南大学副教授任职资格。 主要从事稀贵金属的分离与提纯以及难处理重、贵金属资源冶炼等领域的研究,至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田忠良,1973年1月生,湖南省沅江市人,工学博士。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 委员,美国矿物、金属及材料学会(TMS)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涉及材料电化学与电化学冶金,具体方向为:(1)金属二次电池/电化学材料;(2)炭回收与高值利用(二次电池材料、活性炭、石墨烯);(3)铝电解与熔盐电解制备新材料。
石西昌,男,1969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现在在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化学新材料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负责或参与研究成功的主要成果有:“锑基复合阻燃剂及制备技术”、“胶态五氧化二锑制备技术”、“焦锑酸钠制备技术”、“新型铋黄颜料制备技术”、“低压压敏陶瓷的制备技术”、“磷石膏综合回收利用工艺”、“新型复合城市污水净水剂”、“青海盐湖卤水制备高...
刘久清,中南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1997年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有色冶金专业本科毕业;1997~1999年在江西省德兴铜矿堆浸厂工作;1999~2002年在中南大学冶金学院稀冶所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5月至9月在湖南益阳科力远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攻读博士后,主要在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刘伟锋,男,汉族,1980年生,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冶金工程系副主任。长期从事贵、重金属提取冶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项,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项。
陈文汨,教授 ,男,1965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1987年在中南工业大学有色冶金系有色冶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7-1988年在上述单位和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1993年受国家教委公派, 在德国佛莱贝格采矿工业大学冶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该校颁发的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到1996年在该校从事有色冶金领域研究工作。1996年回国,在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工作。于19...
2000年以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所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2015年11月4日,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校冶金与环境学院柴立元教授因在重金属污染的控制与治理领域的创新成果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而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校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赵中伟获得该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赵中伟教授是世界“钨”脊的攀登者。由他提出关键技术构思,开发出“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砷、锡、锑新工艺”,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外冶金界的“钨/钼分离”技术难题。该成果目前在我国钨冶金企业推广面达96%以上,覆盖75%的生产能力。由他领军研究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
曹佐英,男,博士,教授。现从事稀有金属冶金、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发工作,在钨钼钒冶金、冶金分离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等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经验,特别在新型高效萃取剂的合成及应用、特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改性及应用,以及有机膜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方面有广泛和较深入的研究。主持过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过国家“863”等项目及省级重点专项项目。主持和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