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测量学 >>> 天文地球动力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地球动力学 中国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1.88 秒)
俯冲温压条件是俯冲带地球动力学的核心关键要素,决定了俯冲带物质循环总量分布和能量分布。基于俯冲温压条件的水、碳通量测算是国际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基于普遍采用的板间解耦假设,传统的二维模型预测与地质记录结果不一致,模型预测的温度比岩石记录的温度平均低了约200-300°C。
地球大气的自由氧浓度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GOE,约25亿年前)期间永久性地上升至10-5倍现代大气水平。而地质记录表明,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太古代大陆地表已发生局部的氧化风化,这是如何发生的?氧化剂从何而来?迄今为止,仍是未解之谜。
地球大气的自由氧浓度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GOE,大约25亿年前)期间永久性地上升至10-5倍现代大气水平。但地质记录表明,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太古代大陆地表已经发生了局部的氧化风化,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氧化剂从何而来?迄今为止,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地球辐射带是日地空间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也是人类航天面临的严重威胁。受地磁场调制,带电粒子运动信息的传输很难到达回旋半径尺度以外,人类对地球辐射带的宏观知识获取主要依赖多星、原位探测数据联合分析。此过程中,不同卫星、仪器的数据标准不一致,极易误导人类对辐射带的认识。在轨交叉标校是该领域国际认可和普遍采用的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
地球辐射带是日地空间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也是人类航天面临的严重威胁。受地磁场调制,带电粒子运动信息的传输很难到达回旋半径尺度以外,人类对地球辐射带的宏观知识获取主要依赖多星、原位探测数据联合分析。此过程中,不同卫星、仪器的数据标准不一致,极易误导人类对辐射带的认识。在轨交叉标校是该领域国际认可和普遍采用的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
由于地球弓激波的加热和压缩,磁鞘等离子体呈现非常湍动的特征,并存在丰富的电流片、磁洞等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这些相干结构在粒子加速、湍流演化以及能量耗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卫星观测以及理论分析的局限性,目前对发生在这些相干结构中详细物理过程的认识仍非常欠缺。
决定分子云内部的稠密气体含量及分布的因素是分子云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基于银河系第二象限中的18,190个12CO分子云大样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巡天团队测量了分子云中以13CO辐射为代表的稠密气体含量,完成了样本分子云中稠密气体物理参量的统计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ApJS)上。 研究发现,占...
2022年6月24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李晔、李彬、徐伟彪、廖世勇、赵玉晖、赵海斌等与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单位学者的合作研究成果。该工作以阿勒泰超长铁陨石陨落带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为超长陨落带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颖和具有创新性的解释。
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是自然界规模最大的环形俯冲系统,是地球上独特的超级汇聚中心。该区域存在多个板块俯冲碰撞,造成大量岛弧火山和地震活动。俯冲板块和海南地幔柱的共同存在以及相互作用使得该区域成为研究板块构造理论和俯冲动力学的理想场所。由于该区域被大范围的海洋覆盖,东南亚区域地震台站和地震事件分布较为不均匀,前人对该区域俯冲板块和海南地幔柱的三维形态及其动力学过程认识仍然不足。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多颗脉冲星。今年4月1日至5月15日,将向全世界征集观测项目建议,7月20日公布评审结果,8月开始安排FAST观测时间。
2020年11月26日上午,在第8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东盟地球大数据区域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广西自治区费志荣副主席、自治区政协黄日波副主席,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负责人郭华东院士,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阮湘平,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曹坤华主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徐华瑞校长等出席揭牌仪式,并为中心中共同揭牌。该中心是中...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新当选的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研究员,198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比利时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地球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7当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会士,是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和创新...
日冕加热一直是太阳物理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要观点:磁重联加热和波传导加热。最近,紫金山天文台太阳活动多波段观测研究团组李东博士联合国家天文台李乐平副研究员发现了小尺度磁重联加热日冕的观测证据。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7年12月5-6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简称紫台)青促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青促会顺利举办“2017年中科大-紫台青年学者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紫台和中科大联合共建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中科大地空学院、青促会合肥分会和南京分会共同主办,旨在更好地促进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和科大兄弟院系之间交流、促进紫台和中科大青年学者分享科研成果和促进合作。参加本次交流会共有60多名青年学者和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