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药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72 秒)
近日,World’s Top 2% Scientist 2020(全球前2%科学家 2020)由斯坦福大学和爱思维尔联合发布,其主要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19)”和“2019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两个榜单。该排名是基于截至2020年5月6日的Scopus数据库,综合使用了六种关键因素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子研究领域的差异,从近七百万科学家里,筛选出世界Top 2%的科学家,涵盖文...
2020年12月17日,在“2020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开幕式上,正式公布了《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为探索面向全球化的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同质等效使用,建立了新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该报告共报道了全球14286种科技期刊的WJC...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9月5日透露,近期针对青蒿素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研究发现,青蒿中仍有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疟成分。在当天于广东举行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廖福龙介绍说,屠呦呦及其团队仍在进行青蒿素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近期成果显示,青蒿中还存在着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疟成分,有可能为疟疾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同时,屠呦呦团队加强了对青蒿素药效的研究,发现青蒿素中无抗疟活性...
屠呦呦研究员负责的“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研究近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这是继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疟疾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员团队为人类健康做出的新的贡献。
杨岚,198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大学药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药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
杨华(曾用名:杨桦,1956.4~),女,辽宁大连人,汉族,医学硕士,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制剂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制剂的工艺研究、质量控制和新药开发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参加编纂...
张启伟(1955),男,汉族,现为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和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和质量标准研究。2008年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三;200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加;1997年获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发表论文60余篇。还担任《中国中药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会委员。
2010年4月19日到20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韦浩明院长、钟明书记等一行4人,在参加我院举办的《“时珍工程”合作创新联盟启动及项目推介会》和中国《千年中医》启动仪式后,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的工作与我院领导班子进行了专题交流。院领导曹洪欣、李怀荣、仇芙林、麻颖、刘伯尧、黄璐琦、范吉平参加了会议。
2009年2月6日下午,在院办公楼第二会议室召开了我院中医药科研管理工作座谈会。曹洪欣院长、刘保延副院长,各二级单位主管科研工作院所长、院科研管理处及各院所科研处负责人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保延副院长主持。曹洪欣院长首先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2008年是我院科研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建院以来大项目中标数量最多的一年。曹洪欣院长在讲话中强调,各科研处要在总结2008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岐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