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学其他学科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51 秒)
在当前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的背景下,准确把握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是重要且迫切的科学问题。研究新生代以来气候变化与现存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将有助于理解两者在当前及未来的演变规律。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南中国海扩张、古特提斯海退却、CO2浓度变化等多重影响导致亚洲大陆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其中,中新世以来(23 Ma)亚洲东部受季风气候控制(南亚地区可能在始新世就受古...
2022年3月29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宋君等完成的“一种红花蕉组织培养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以红花蕉优良株系的未开放的幼嫩花蕾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的获得和消毒、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体细胞胚分化形成植株、不定芽生根壮苗培养和试管苗移栽等等阶段,选择适合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成功地进行了红花蕉种苗的规模化繁殖,繁育出优质的红花蕉种苗满足市场的需要。该发...
五指毛桃是中国岭南地区常见的一种食药同源植物,民间常用于治疗脾虚、肺结核、虚弱、风湿、盗汗、无乳症等疾病。在广东地区,民间常用五指毛桃的根煲汤,称之为“南芪”,或誉为“广东人参”。五指毛桃是以粗叶榕(Ficus hirta Vahl)的根为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国家。从五指毛桃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主要有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这...
2022年2月24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国华等完成的“一种细穗草的组织培养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首次用细穗草穗状的茎秆节部进行了离体培养,从茎节上诱导直接分化不定芽,研究并得到其高频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并可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细穗草繁殖体系和栽培技术。
2022年2月17日获悉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宋君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舞花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以舞花姜优良株系的未开放的幼嫩花蕾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的获得和消毒、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愈伤组织的脱分化、不定芽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等等阶段,选择适合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实现舞花姜种苗的规模化繁殖,繁育出优质的舞花姜种苗满足市场的需要。该发...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优势类群主要是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和山茶科。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北纬24°至32°、东经99°到123°的范围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如何演化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尽管预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还十分困难,但是通过研究它过去的演化历史可为...
2017年5月4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陈红锋研究员担任第一主编,历时3年时间编著的《南昆山植物》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山地的野生维管植物和少量常见栽培种共1931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219科828属,附彩色图片1700多幅。
2017年2月7日,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表彰了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邢福武的研究团队主持的“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这是该团队于2013年度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后再次获奖。
2016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组织召开了973项目“果实采后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及其调控机制”2016年度总结报告会。会议由项目咨询专家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汤章城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施季森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卢欣石教授;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田世平研究员、浙江大学陈昆松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陆旺金教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黄宏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外事处处长陈峰研究员;项目首...
日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极度濒危植物水松综合保护项目获得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资助立项。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负责,将联合越南与老挝共同保护该物种。水松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著名的“活化石”,也是珍稀孑遗植物,IUCN已经将其列为全球极危物种(CR)。据初步统计表明,在我国胸径(DBH)>100cm的水松个体仅存30株,100cm>DBH>50cm...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又一个极度濒危植物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的综合保护项目获得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资助立项。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负责,将联合越南与老挝共同保护该物种。早在2016年12月13日,BGCI中国项目负责人文香英等访问越南Bidoup-Nui Ba National Park,并与越南方就如何合作开展水松的保护进行了详细研...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易现名。目前主要围绕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系统进化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化学资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利用以及园林园艺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我园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爱岗敬业的导师队伍。近年主持国家...
2016年3月3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杨宝、蒋跃明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制备开环异落叶松脂素9’-O-β-木糖苷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410204141.5)。研究发现,荔枝核和荔枝壳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糖等生物活性,然而目前关于荔枝叶活性成分的研究极为有限,相关活性物质组成仍有待研究。
2016年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6年度首次学术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农业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7个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单位的50余名青促会会员代表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部分青年科技人员...
2016年2月2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段俊、曾宋君等科研人员完成的“兰花无菌播种和试管成苗繁殖方法及所采用的广谱培养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110171647.7)。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