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层学与地史学 >>>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地层学与地史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794 秒)
热层是从地面85 km以上到约1000 km高度的大气层,其结构主要受太阳辐射和地磁活动的影响,与电离层通过中性成分和电离成分的碰撞相互耦合。热层中性风场在电离层-热层耦合系统中的动力过程和沿磁力线的传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往对于热层中性风的观测主要来源于卫星搭载加速度仪、非相干散射雷达探测和FPI光学干涉仪。但是大部分地基观测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基于这些观测,报告较多中纬地区热层风场特征,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杨建锋(现为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博士后)联合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团队,开展动力学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研究应用三维高分辨率的粘-弹-塑性热力学模型,模拟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过程中大型走滑断层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一个强的上地壳(粘度>1022 Pa·s)和一个中等弱的中下地壳(粘度~1020 Pa·s)可以模拟得到与青藏高原地区类似的大型走滑断层(...
一般认为俯冲板片的拖拽力(slab pull)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但洋中脊的推力(ridge push)也有一定的贡献,当二者达到稳态时板块运动的速率基本保持稳定,但板块在运动时速度经常会发生突然变化,其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晚白垩世以来印度大陆持续向北漂移,与亚洲大陆在新生代早期发生碰撞,造成了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印度板块在向北漂移过程中运动速率发生了多次突变,最显著的两次发生在约70 ...
板块俯冲作用是驱动板块构造的引擎,是地球演化甚至是蓝色地球宜居性的深部控制因素。板块俯冲初始启动、连续消减的动力过程与机制受控于俯冲界面的流变特征。蛇纹石的粘度比普通地幔岩石的粘度低几个数量级,因此俯冲界面地幔岩石蛇纹石化可显著改变岩石圈流变特性,促进板片获得持续俯冲的“正反馈”。此外,蛇纹石也是水和CO2等流体的主要携带矿物,因此是地球深部-浅部物质能量交换(mass and energy tr...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邀请,哈萨克斯坦科学院院士、哈萨克斯坦特巴耶夫地质研究所教授Eleonora Seitmuratora于2015年6月3日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地质调查提供沉积厚度、水位、基岩结构、岩石强度、断裂等与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相关的详细信息,是保障大型建筑结构稳定和运行安全的关键。然而,在北京这类世界级特大城市,如何在各种电磁、机械振动干扰和交通、地面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环境下,采用地球物理勘察手段有效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并获得可靠探测成果,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郭正府,自1998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岩浆岩岩石学研究。2007年晋升研究员。曾主持和参加多项岩浆岩岩石学及其金属矿产等领域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 (1)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作用对古气候、古环境的影响及其与特定地史时期生物集群死亡关系的研究;(2)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活动及其所反演的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对高原隆升的限定研究
华北克拉通是显生宙以来全球古老克拉通破坏最为剧烈的地区,克拉通的破坏过程不仅导致了岩石圈厚度的剧烈减薄,而且造成了岩石圈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巨大转变。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目前对克拉通破坏过程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华北中部地区(汉诺坝、繁峙和鹤壁)的新生代玄武岩所携带的橄榄岩捕虏体为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样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