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909 秒)
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是指地表植被对太阳光合作用有效辐射(PAR)的吸收效率。FAPAR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计划(Global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 GCOS)提出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模拟的陆表关键参数之一。受太阳天顶角等变化的影响,FAPAR呈现明显的日内变化,FAPAR日内变化对监测植被健康状态、日尺度FAPAR合成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生产力等十分重要。尽...
近年来,食物损失和浪费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引起了学术界、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食物损失和浪费与粮食安全、食物安全、营养健康、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等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全球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对于食物损失和浪费现状的定量刻画是分析其资源环境影响、制定减少目标以及制定减缓对策的重要基础。中国的餐桌食物浪费问题已引起了从政府高层到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但迄今仍缺乏从整个食物供应链角度来全面核算中...
“坐地日行八万里”,描绘的是世人周知的我们所处的地球每日相对于地轴的自转。但少有人知道,地球的瞬时自转轴相对于地球本体的位置, 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其实也在不停的运动。日月引力造成的海潮和大地变形、洋流、风、大气压变化、陆地水储量变化、冰川消融、地震和洋底压力变化等等都会引起极移。科学研究发现,极移一方面以周年和钱德勒周期跳着“圆舞曲”,一方面也在朝一个方向莲步轻移。一直以来,极移漂移的方向基...
生态环境要素的格网化表达可抽象为数学“曲面”。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 相继诞生了各种曲面建模方法。例如,克里格法、样条函数法、不规则三角网法和反距离加权法,以及趋势面分析和生态环境要素逼近等。由于这些经典曲面建模方法的理论缺陷,误差问题和多尺度问题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岳天祥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经过近30年的原创性研究,将系统论、优化控制论和曲面论引入了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生态环境要素的曲面建模, ...
考试科目的基本要求: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发展及其结构和分布的科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要求考生了解地表主要地貌类型与特征,塑造地表形态的不同营力的特性,理解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特定条件下地貌发育过程以及某种地貌形态或特定自然区域地貌组合形成的环境条件。 适用范围:本《地貌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学和地貌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
2010年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联合举办了“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本次论坛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办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之八,目的是响应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以“文化旅游、和谐共赢”为主题的“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活动,促进中国文化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管理研究,增强国际合作。
应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HDP)常委刘纪远研究员邀请,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项目主席、耶鲁大学Karen Seto教授一行于2010年3月28 -30日来华做交流访问,并于3月29号上午在地理资源研究所做了题为“亚洲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景”的学术报告。Karen C. Seto教授在她的报告中,首先从城市化对全球环境变...
2010年3月26日,“科学与中国”院士报告会就甘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锁成向甘肃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做报告。董锁成长期致力于生态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完成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和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60多项,成绩卓然。报告会上,董锁成从甘肃省情再认识,实施超常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球系统科学信息共享中心主任孙九林院士邀请,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2月5日访问了地球系统科学信息共享中心,主要了解和指导中心的数据共享工作。在交流活动开始前,孙九林院士简要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信息共享中心目前承担的国家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管理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基本情况。地球系统科学信息共享中心王卷乐博士汇报了中心概况及973计划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依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实施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简称“工程”)。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各有关企业推荐上报人选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2009年...
2010年1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为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获奖者颁发奖章和奖杯,副院长施尔畏宣布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荣获该奖,长期以来,我所“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
2010年1月12~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国际合作研究A3前瞻项目(Asia 3 Foresight Program)“CarboEastAsia: 基于通量观测网络的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模型综合研究”2010年度专题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东亚碳循环研究的尺度上推和综合评估”。
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与完成的“森林资源遥感监测技术与业务化应用”成果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1月8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参与实施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正式启动。“雏鹰计划”是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科委联合推出的面向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创新教育新模式,旨在实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建立科研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形成科技资源转化为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工作体系;组建三个分别由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构成...
2010年1月8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参与实施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正式启动。“雏鹰计划”是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科委联合推出的面向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创新教育新模式,旨在实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建立科研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形成科技资源转化为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工作体系;组建三个分别由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构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