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植物学 植物DNA条形码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45 秒)
物种准确鉴定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系统演化研究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兰属(Cymbidium)植物,特别是国兰,包括春兰、惠兰、建兰、墨兰、莲瓣兰等,叶态优美且具有浓郁的甜香味,深受东亚各国人民喜爱,其中不少种类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较高的经济、文化、保护和研究价值。该属以中国为分布中心,约70个物种。其物种的准确鉴定,有利于新品种的选育和野生物种的保护与监测,但该属物种的...
2020年12月7日至11日,首届“植物DNA条形码2.0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讨培训班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4家科研院所、高校和公司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和培训。
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昆明植物研究所于2017年5月5日组织了来自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对外科技合作协会的七位专家对由李德铢研究员组织完成的“中国植物DNA条形码研究” 科...
樟科植物作为常见的重要经济林木,在林业、轻工、医药等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然而对其物种的把握与识别却始终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阻碍了对其实施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物种的准确鉴定是一切生产、应用与研究至关重要的第一步,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使得前述难题都有方法可循。为了探寻与评估DNA条形码技术对这一难题的解决能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植物系统...
鸢尾兰属是分布于旧世界热带地区的一类附生兰科植物。全世界约150-200种,中国分布有44种2变种,该属植物均被评估为濒危物种并列入了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和IUCN红色名录。近年来,随着生境的破坏、人为采集以及不合法的动植物交易,鸢尾兰属植物也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威胁,尤其是一些狭域分布的种类。因此,厘清该属的属下关系以及快速地对该属植物进行分类鉴定,对于物种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鸢尾兰属自建立...
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在鼎湖山木本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在线发表于《多样性及其分布》上。 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利用标准的简短基因片段来实现物种快速识别的工具。动物界,线粒体COI基因应用非常成功。但是在植物界,由于进化历史复杂,标准条形码还没有达成共识。
物种的准确鉴定是进行一切生命科学研究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必备条件。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利用标准的简短基因片段来实现物种快速识别的工具。动物界,线粒体COI基因应用非常成功。然而,在植物界,由于进化历史复杂,标准条形码还没有达成共识。
在我国海关,当某种植物出口岸时,需要断定它是什么物种;一些地方在司法断案时,也需要鉴别被盗砍的树木属于什么物种。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很多,完全靠人眼鉴别很难保证准确无误。12月20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平台正式启用,为珍稀濒危植物的快速可靠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利用标准基因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和准确鉴定的新技术。加拿大科学家Paul Hebert等于2003年提出这一概念后,DNA条形码已成为生物学领域发展最迅速的学科前沿之一。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CO1由于其引物通用性高、长度合适、进化速率较快、可以区分近缘物种等优点,已成为较为理想的动物DNA条形码。随后,Hebert等人发起了“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并...
系统发育群落生态学是近年兴起的一个重要生态学研究分支, 它以群落生态学为基础并引入了系统发育的分析方法, 全面动态地反映了群落中物种内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揭示了群落格局形成的生态学过程, 研究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机制。巴拿马BCI (Barro Colorado Island)样地的成功例子说明, 在固定样地进行长期的群落生态与系统发育研究切实可行且极具意义; DNA条形码的快速兴起对这...
对锦葵科植物样品的ITS、ITS2、rbcL、matK和psbA-trnH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 比较各序列的扩增效率、测序成功率、种内和种间变异的差异以及barcoding gap图, 使用BLAST1和Nearest Distance方法评价不同序列的鉴定能力, 进而从这些候选序列中筛选出较适合锦葵科植物鉴别的DNA条形码序列。结果表明, ITS序列在采集的锦葵科植物11个种26个样品中的...
近日,在依托大科学装置的重大研究项目——“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的支持下,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北京)、华南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深圳仙湖植物园等9个科研单位和高校共24位专家和学者组成的考察队,对滇东南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冬季科学考察。此次考察由种质资源库采集部组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税玉民博士担任考察队队长...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已成为近5年来国际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 即通过使用短的标准DNA片段, 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鉴定。该技术在动物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所采用的标准片段是线粒体COI基因中约650 bp长的一段。然而在植物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目前尚处于对所提议的各片段比较和评价阶段, 还未获得一致的标准片段。由于植物中线粒体基因组进化速率较慢,...
近日,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种质资源库开放研究项目“植物DNA条形码研究”项目启动会在昆明举行。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