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进化论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生物进化论 植物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1.4 秒)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在广泛采样及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基础上,杨祝良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Jean Evans I. Codjia等人员利用来自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样品,基于200余物种4基因片段(nrLSU, rpb2, tef1-α, β-tubulin)的核苷酸序列,构建了该属鞘托鹅膏组的系统发育,重建了祖先...
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宏进化和微进化研究之间一直存在鸿沟。近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生态与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崭露头角。针对特定类群的多个代表性物种开展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结合计算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在组学层面系统地揭示生命演化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遗传机制,使打破宏进化和微进化之间的壁垒成为可能。近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苏华/何子文课题组在国际生态与进...
水生植物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特殊类群,在地球上现存的被子植物中约2%为水生类型。生命海洋起源说为公众熟知,但绝大多数水生植物类群却由陆生植物适应水环境经过了约200次独立演化而来,在全球分布的被子植物中有24个目、83个科含有水生植物类群。植物由陆生到水生的演化过程、形态和结构特征的变化、适应水生环境的遗传学机制等问题一直是植物进化生物学家们关注的热点。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基因流常常扮演着消除特征性变异、维持遗传同质性,进而阻碍群体遗传分化的角色。以往研究认为,在具有高强度扩散潜力的类群中,遗传分化通常难以形成和维持的。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扩散能力强的类群也可以形成显著的群体遗传结构,但这种“扩散-基因流”悖论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蕨类植物在维管植物中占据着重要的演化地位,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孢子体和配子体均独立生活。蕨类可产生大量孢子,孢子能够...
2021年8月23日,从《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评审结果的通知》获悉,版纳植物园毕业生张秋月、张霁荣获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不仅是对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的激励,亦是对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肯定。版纳植物园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获此殊荣,彰显了版纳植物园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逐步攀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