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药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药学 植物源农药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6 秒)
近日,由普洱学院茶叶咖啡学院教师李孙洋研发的《一种新型植物源复方农药施药装置》(专利号:ZL202022242235.5)和《一种植物源农药开发过滤装置》(专利号:ZL202022243357.6),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14年8月23-24日,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在山西交城县召开会议,专门就山西香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物源农药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作进行研讨。刘坚会长、栗铁申秘书长、行业的部分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交城县4大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及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也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查显才副会长主持。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在杀虫活性、抑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综述     植物源农药  印楝  农业       < 2009/5/19
综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应用情况、发展及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杀虫活性和杀菌剂活性2 方面综述了苦皮藤提取物的研究情况, 指出了苦皮藤提取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研究对青海省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现状,植物资源种类分布状况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我省部分植物源农药植物种类和资源分布状况调查,建立了青海省植物源农药资源数据库(本数据库以后可继续增添)。对资源量大、分布广,对具有开发前景的几种植物种类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我省今后开发和利用这些植物植物源农药资源,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立GAP药材基地、种植花卉、保护...
据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完成植物源农药提取液10种,配方3个。其中苦参碱母液含碱量10%以上;完成三个新品种的开发工作,在2004年前完成农药临时登记和工业化生产,各种植物源农药生产规模达到1万吨,达产后国际市场销售2000吨,国内市场销售8000吨。
该项目采用乙醇提取工艺,从野生植物博落回提取生物总碱制成植物农药,将提取总碱后的渣料制成生物肥料。该制剂高效低毒、无残留。项目对博落回综合利用,药肥兼用,利用生产农药过程中的废渣,生产具有一定防治病虫害的生物双效肥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植物农药--果圣水剂是以苦参和烟草为主,加上川乌和半夏等10余种杀虫植物经科学配伍和特殊工艺萃取而制成的高效广谱杀虫杀螨剂,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杀虫谱广、防效好:经试验,用500-1500倍液对矢尖蚧、糠片蚧、黑点蚧、褐圆蚧、桑盾蚧等盾蚧类及锈螨和蚜虫有很好防治效果,对吹绵蚧、红蜡蚧、龟蜡蚧、粉蚧、黑刺粉虱、红蜘蛛、潜叶蛾、菜青虫、棉铃虫、跗线螨也有较好效果。植物农药--果圣水剂是以苦参和烟草为主,...
该项目研制出了以苦皮藤等植物为君药,复配其他植物植物源无公害农药一苦皮藤复方生物碱杀虫剂。1999~2003年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该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多种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蔬菜)、林木(包括绿化树种、果树、花椒、茶树和花卉)和牧草害虫,如对蚜虫、红蜘蛛、菜青虫、菜小蛾、食心虫、斑潜蝇、梨木虱及温室白粉虱、松毛虫、苹果天幕毛虫和守瓜类害虫等,致死率达到85%~95%,特别是能有效杀灭化学农药难...
该项目对廊坊市根结虫病的发生、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筛选出了高效、低毒的植物杀线虫剂“6%阿罗蒎兹微乳剂”,并首次明确了其使用技术,防治效果达80%以上,首次明确了氰铵化钙防治根结线虫的施用剂量、土壤温度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以植物源农药为主的瓜菜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简便、实用,防治效果达90%,增产17%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项目居国内领先水平。
采用碳水化合物和特殊的低聚糖化合而成。具有复杂的生物活性,在植物体内作为信号分子,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在环境中生存能力。该农药是一种新型无公害生物防治农药,可用于农作物、草原、森林等病虫害的防治,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无害。
本研究对青海省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现状,植物资源种类分布状况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我省部分植物源农药植物种类和资源分布状况调查,建立了青海省植物源农药资源数据库(本数据库以后可继续增添)。对资源量大、分布广,对具有开发前景的几种植物种类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我省今后开发和利用这些植物植物源农药资源,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立GAP药材基地、种植花卉、保护...
据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完成植物源农药提取液10种,配方3个。其中苦参碱母液含碱量10%以上;完成三个新品种的开发工作,在2004年前完成农药临时登记和工业化生产,各种植物源农药生产规模达到1万吨,达产后国际市场销售2000吨,国内市场销售8000吨。
该试验采用界面聚合法,对植物源农药印楝素进行微胶囊化,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制备的工艺条件,旨在提高印楝素的稳定性,延长其田间防虫持效期。结果表明:壁材采用3∶4(m∶m)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六亚甲基四胺,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30∶7(m∶m),溶剂采用3∶2(m∶m)的乙酸乙酯和二甲苯混合溶剂比效适宜,微胶囊中印楝素的包埋率为(83.16±1.22)%。所制得的印楝素微胶囊剂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