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地理学 植物研究所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369 秒)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伟研究组利用中国植物分布大数据,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分布区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多样性热点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最暖季降水量等6个变量的影响;物种入侵面积与入侵时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狭域入侵物种的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密度和GDP的影响,而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韩兴国研究组基于我国北方温性草原通量观测网络通量数据集(12个站点,82个站年),对比了不同草原类型能量通量及其分配的季节变化特征,量化了气候和植被因子(尤其是植被结构和生理)对能量分配过程的调控路径及相对贡献。研究表明,我国北方不同草原类型净辐射、潜热、感热和地表热通量均呈现单峰型季节格局,随植被物候发育,能量分配由感热分配为主转为潜热分配为主。气候和植被因子共同调控能量通量...
探究影响物种分布范围的进化机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和动态至关重要。位于物种分布区边缘的种群能否在新环境中成功定殖是决定物种分布边界的重要因素。边缘种群适应性性状的快速积累有助于其适应新环境,促进物种分布区的扩张。杂交和多倍化事件作为推动创新性状出现的重要原因,在物种分布区扩张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这一假设还有待验证。
亚洲稻又称水稻(Oryza sativa L.)。亚洲稻包括粳稻(Japonica)和籼稻(Indica)两个亚种,不仅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理论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模式生物。尽管迄今针对水稻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关于水稻起源/驯化的历史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存在各种推论和观点。目前存在两种主流假说——一次起源(single-origin)假说和多次起源(multiple-origin)假说。前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金效华研究组采用约1100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约6.1万条准确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20×20 km网格,分析确定了中越边境石灰岩地区、云岭-苍山、高黎贡山-怒山、哀牢山-无量山、台湾中央山脉、长白山等27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热点区域,这些热点地区包含了92.37%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现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计保护了61.4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而保护...
相比于自然界各种瑰丽明艳的植物,地衣或许有点丑怪。早在侏罗纪前,已有藻类和真菌的痕迹,实为生物中的“老大哥”。地衣的形成是在合适的环境下,真菌孢子与藻类或蓝绿细菌自然选择——“姻缘天注定”。作为大型叶状地衣的代表之一——与绿藻共生的肺衣类,在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高海拔湿冷原始森林中尤为丰富多样,民间俗称“青蛙皮”或“老龙皮”,其食药用历史久远。然而,传统形态分类对绿藻类肺衣进行物种划分颇为困难,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论文(2017年-2021年)。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国际重大前言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重点研究植被格局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草牧业与可持续性。
花,自古以来就是唯美爱情的传递者;于植物而言,花更是种群延续的必需器官。一朵花从开放到调谢的持续时间,称为花寿命(floral longevity),是植物重要的繁殖性状。植物的花寿命表现出差异,有的“昙花一现”几小时,有的能徐徐绽放数十日之久。即便是同一科、同一属或同一物种的不同居群间,花寿命都表现出多样的变化。Kerner von Marilaun在1895年首次关注到植物花寿命的巨大差异以来...
杨学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研究领域:种子生态学、植物地理学。任职经历:Flora (SCI源刊, Impact Factor: 1.590) 编委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曹明,男,1963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桂阳县,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植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及民族植物学等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壳斗科、芸香科的分类分布及系统演化。
葱属(Allium)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其中不少种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和调味品,如洋葱、大蒜、红葱、葱、火葱、韭、宽叶韭、韭葱、藠头等,多数具有特殊的葱蒜气味,是人类重要的蔬菜、药用、园林园艺植物资源。葱属植物共50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部分种类零星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中亚和地中海地区的种类最为丰富。中国有葱属植物100余种,其中近50%为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
物种扩散是塑造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生态和进化过程。植物类群的扩散通常是通过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散布来实现的,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诸如风、水流及动物等非生物或生物媒介的参与。植物与种子传播者的协同演化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家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目前,围绕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开展的植物与传播者间的协同演化已有大量研究,但对无脊椎动物在植物种子传播及时空分布格局中扮演的角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20年7月16日,由我所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组与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调查发现的广西岩溶地区马兜铃科植物新种——雅长马兜铃Aristolochia yachangensis B.G.Huang, Yan Liu & Y.S.Huang正式发表。2019年4月,我所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组和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所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组在对岩溶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中,在广西的靖西市岩溶地区发现了虎皮楠科一新种——盾叶虎皮楠Daphniphyllum peltatum Yan Liu & T. Meng。该种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盾状叶片而得名,目前仅在靖西市有发现,且仅有2个野生居群,野生成熟个体数量不足50株,按照IUCN的濒危等级评估标准,该种被评为“极危(Critically 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