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楚汉文化研究 >>> 范蠡研究 张仲景研究 张衡研究 汉画研究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楚汉文化研究 政治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189 秒)
2020年11月12日,西南大学光大讲坛暨嘉陵历史名家论坛第十八讲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社科院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导、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教授主讲,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博士生导师、院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西南地区秘书长)邹芙都教授主持。
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初步发展     楚国  政治  经济  文化       < 2009/7/3
商末周初楚国的建立,标志着楚国已从氏族制进入早期奴隶制。早期奴隶制的基本特点,是血缘关系与等级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留有氏族制遗风。楚国的国君,既是一国之主,又是楚族一族之长。协助国君料民理国的是大贵族----“敖”。敖即豪(氏族酋豪),是氏族贵族蜕变过来的,成为楚国统治集团的支柱。入春秋后,煊赫一时的若敖、[艹/为]敖,就是“敖”权力膨胀的结果。楚立国后,国君由“敖”拥戴,而有的国君本身亦称“敖...
楚国奴隶制政治的发展     楚国  奴隶制政治       < 2009/7/3
楚国国君原不见称号,如鬻熊至熊绎,均称名,冠以熊字,熊绎后三代,亦称熊×。至第八代国君熊渠时,封三个儿子为王,进行试探。后虽悄然罢去,但却表明这时楚国君已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企图僭号称王。
据《左传·庄公十四年》载,楚文王灭息虏息妫归是在公元前680年(楚文王十年),故息妫所生熊B052、熊恽兄弟两人,均很年幼。所谓“堵敖欲杀其弟熊恽”,当非真实,实际上则是楚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企图推翻堵敖的贵族失败后逃到随国,借助随国力量而获胜的,因而熊恽是依靠政变手段夺得王位的。屈原《天问》所谓“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反映的就是这种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历史真相。
屈原政治革新和吴起变法一样,同属楚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屈原虽然没有像吴起那样惨遭杀害,但他的革新措施比吴起变法则更快地夭折。楚国旧贵族旧势力一直阻碍着楚国历史的前进,这是楚国社会呈升沉态势的基本原因之一。从此,楚国历史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样的改革或革新。
本文把楚国八百余年的历史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或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进入中、晚期以后,楚国的政治腐败问题日益滋生蔓延,使楚国走上了一条由盛而衰的曲折道路。系统而深入地探讨楚国中晚期的腐败问题,是楚史和楚文化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值得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新的理论视角,在总结楚国从兴盛到衰亡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政治腐败是导致楚国败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并综合归纳了楚国统治集团腐败的主要表现...
一个政权如果腐败蔓延,那它就失去了变革和创新的动力,必然失去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有凝聚力,必然被新兴的力量所推翻。处于中晚期的楚国正是这样一个不思进取的腐败政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从楚国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历史教训中,可以总结出发人深省的有益启示,对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增强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具...
腐败是寄生于国家和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当它得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时,就疯狂滋生蔓延,直至毁灭国家和社会。楚国的腐败之所以滋生蔓延,其主要原因在于有适宜腐败滋生的条件。
本文力图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探绎蕴藏在屈原自我圣化背后的政治内涵,剖析自我圣化在与政治国家层面发生关联时所必然存在的紧张与困局。本文的研讨最终将表明,正是屈原在自我圣化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道德理想国决定了其悲剧性结局。一屈原的自我圣化自有其特定的精神氛围与社会的文化的语境。
本文力图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探绎蕴藏在屈原自我圣化背后的政治内涵,剖析自我圣化在与政治国家层面发生关联时所必然存在的紧张与困局。本文的研讨最终将表明,正是屈原在自我圣化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道德理想国决定了其悲剧性结局。
郭店楚简《缁衣》是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中发掘出来的八百余枚用楚系文字书写的竹简中的一部分,合计47枚。原无篇题,因其内容与《礼记·缁衣篇》大体一致,故竹简整理者命名其为《缁衣》。今本《礼记·缁衣篇》共计24章,郭店楚简《缁衣》的篇末则写着“二十又三”,表明其为23章,这23章没有流失,残损较小,是郭店楚简中保存最完好的书籍。郭店楚简《缁衣》有着固定的文章格式,都是用“子曰”(仅第一章...
也谈屈原的政治理想(一)     屈原  政治理想       < 2009/7/2
屈原的政治理想概括起来就是:选贤授能,修明法度,改革弊政,使楚国攻治清明国家富强,以抵御强秦的俊略和欺梅,保障楚国的安全。为此,首先需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屈原的这些理想在他的诗歌和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等篇中都是有据可查的。
也谈屈原的政治理想(二)     屈原  政治理想       < 2009/7/2
屈原没有提出吞并其他六国进而统一中国就不伟大、就不值得特别肯定吗?否!他坚持正义、痛斥邪恶、赞成举贤授能、主张改革弊政、力求使楚国政治清明、国家富强,从而挽救楚国的危亡,这就足以表明:他仍然是一位热爱楚国的伟大崇高的爱国者。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屈原悲剧成因作一个侧面的新的探讨。
现实的黑暗没能使他清醒地从政治家的角度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貌似退让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理想,使之在与现实的冲突中得到修正而逐步付诸实施.相反,他天生的诗人气质一次又一次被触动,促使他一步一步走向现实的对立面,并回过头来进行猛烈的批判。他一面固守在理想的堡垒里,不停地开火,一面压抑不住内心的伤痛而凄凉地痛哭。在他的脑里,美政是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所有情感和精力都倾洋在这个事业上,使二者永不分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