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防护林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森林统计学 林业经济学 林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林学 针叶林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118 秒)
全球变化下森林生产力与群落稳定性的地下养分维持机制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热点,但迄今认知仍十分有限。特别地,高纬度/高海拔分布的高寒针叶林由于受低温、季节性冻土、低养分有效性、短生长季等特征所影响,使得这类针叶林表现为典型的氮(N)受限。但作为区域生态演替形成的顶级群落,高寒针叶林却具有稳定的林分生产力和群落结构。这引出一个重要问题,在N长期受限且无外源N添加情景下,高寒...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课题组博士研究生Mohammed A. Dakhil在博士生导师潘开文研究员的指导下,以冷杉属的冷杉(Abies fabri)、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 faxoniana)、紫果冷杉(Abies recurvata)、黄果冷杉(Abies recurvata var. ernestii)、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
气候变化引起的直接效应(如温度升高、季节性降水、风模式以及大气的稳定性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火行为、火发生季节以及可燃物的含水量,进而影响林火干扰的特征(fire regime)。另外气候变化也可以通过改变树种组成和可燃物的特性来间接改变林火干扰的特征。然而在直接的气候-火关系模型以及动态全球植被模型中,气候变化的间接效应常常被简化或者忽略。这可能会导致当前对气候变化情景下林火干扰特征预测的不确定性...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城市森林与湿地学科组的研究人员对6个地点(图1)的14种常见造林树种共202块样地进行了样品采集。并将土壤进行组分分级:颗粒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 (0.053–0.25 mm)以及泥沙黏土组分(<0.053 mm)。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 (multiple analysis of variance) 和协方差分析MANCOVA (multiple ana...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组来自埃及的博士研究生Mohammed A. Dakhil在导师潘开文研究员的指导下,采用最大熵 (MaxEnt)模型,基于两个全球环流模型 (CCSM4和MIROC-ESM),采用19个生物气候因子,并结合12675个点位记录建立了分布模型,重建了西南地区针叶林在全新世中期 (6000年前)、末次盛冰期 (21000年前)、末次间冰期 (130000年...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森林过程与调控项目组博士张子良在研究员刘庆和尹华军的指导下,以外生菌根高度共生的西南亚高山针叶林(人工云杉林和天然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孔径的内生长管原位区分根系和外延菌丝并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定量辨识根系C/菌丝C输入通量,量化根系C/菌丝C两种C输入途径对土壤C、N转化过程的作用与相对贡献大小。研究发现,森林根系/菌丝C输入对土壤C、N过程影响效应差异明显...
氮(N)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之一,并对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传统观点认为植物只能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无机态N,导致目前关于土壤N循环的研究主要关注无机态N转化过程及机理。然而,近年来随着研究表明土壤有机态N(如氨基酸)也可被植物直接吸收与利用。目前人们对有关土壤有机态N循环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仍很缺乏,尤其是在非生长季,使得土壤有机态N在陆地生态系统N循环中的作用与贡献的认知非...
研究了近70年不同林龄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及材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年林龄前的云杉单株生物量增长缓慢,以小枝和叶生长为主,约占50%;20年以后,单株生物量增长加快,以树干积累为主,大体上超过60%;30年后增长速度相对减慢,自40年开始并保持快速增长.云杉种群生物量表现出类似的增长,但林龄在30至50年间增长速度减慢.群落生物量总体上持续增长,但灌木层生物量在初期快速增长,从20...
在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对地面和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地面生苔藓采取样带调查取样法测定,树附生苔藓应用McCune方法对树干和树枝的附生苔藓生物量都做了细致的测定.结果表明,长白山暗针叶林中的苔藓植物分布很不均匀,随海拔变化差异很大,海拔1100m最低,仅为543kg·hm^-2;海拔1250m最高,达5097kg·hm^-2.苔藓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对生境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特别是塔藓和拟垂枝...
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林草生态试验区针叶林红壤为研究对象,在恒温(20 ℃)条件下,通过大土柱(直径10 cm、高60 cm),8个月间隙性淋溶试验模拟研究了不同氮输入量(0、7.8、26和52 mg N/月/柱)对针叶林红壤NO3-、NH4+、H+和土壤盐基离子(Ca2+、Mg2+、K+、Na+)淋溶以及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态盐基总量、Ca2+和Mg2+淋溶量随氮输入量的增加而...
以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为依据,根据长白山北坡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的实际土壤层结构,建立了该地区一维垂向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并推导了该模型的数值离散方程,编制了用于该模型数值模拟的计算程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能够较好吻合.
摘要 通过不同华西箭竹(Fargesianitida)环境中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幼龄植株种群生命表及存活曲线、死亡曲线、消失率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动态趋势,并根据野外取样分析华西箭竹对岷江冷杉幼龄植株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暗针叶林下,岷江冷杉幼龄植株总的种群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型,存活曲线DeeveyⅢ型,幼苗个体丰富,死亡率高,进入小树阶段后有较高的生命期望。小...
摘要 以亚高山暗针叶林3种林冠环境中以及暗针叶林林缘的华西箭竹(Fargesianitida)为对象,对其无性系数量特征、无性系根茎特征、分株生物量以及分株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林冠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种群的基株密度和每基株分株数的显著差异,但林冠环境差异不影响分株密度。林冠郁闭度愈大,每基株分株数愈少,分株分布愈均匀。(2)不同林冠环境间,分株生物量、分株构件生物量和分株构件的...
摘要 详细调查了林下、中林窗、大林窗和林缘旷地等4种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冠环境下的华西箭竹(Fargesianitida)分株种群,对其表现结构(株高、基径和生物量)和年龄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株水平上,华西箭竹表现结构在4种林冠环境下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随林冠郁闭度的减小,分株个体的高度、基径和生物量有递增的趋势(林下<中林窗<大林窗);(2)分株各构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