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圆明园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0.053 秒)
圆明园研究71期     清仁宗  圆明园  淳化轩       < 2024/4/16 雷速共建数据
通过剖析清仁宗吟咏圆明园淳化轩的诗歌,可知清仁宗对《重刻淳化阁帖》及淳化轩情有独钟。在皇子时代,他曾临摹《淳化阁帖》,登基之后多次吟诵淳化轩,表达仰慕父亲、渴望淳朴之风的心境,并立志努力治理国家。清仁宗所作淳化轩诗多次感叹社会风气浮薄,盼望“淳化”之风,甚至认为只要回归淳化之风,就能治理好国家。其实,当时清朝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危机非常复杂。只是纠正社会风气,根本无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化解严重的危机...
历经清末劫难,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福海东岸的建筑也被破坏殆尽,仅留下数座建筑遗址。样式房图档和一些研究中在福海东岸单体建筑上的标识存在着差异,对雷峰夕照、会心不远、接秀山房等建筑具体位置认知不同,需要进一步探讨历史上在福海东岸营造建筑的具体方位和格局。本文在实地调查和福海东岸历史营造过程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各类历史文献与现存遗址互相校验,论证福海东岸现存建筑遗址自北向南分别是贻兰亭、会心不远、寻云...
圆明园研究77期     圆明园  景观  儒家文化       < 2024/4/16 雷速共建数据
盛时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的景观包罗万象,蕴含儒家政治、经济、哲学、伦理、道德等内容,且多以建筑、题额、匾额等形式熔铸其中。本文以圆明园造园理念为线索,结合清代皇帝的儒家统治思想和造园艺术特点,对圆明园景观中所体现的“大一统”、“勤政”、“农本”、“孝道”等儒家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探讨,为儒家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和表达提供借鉴,从而增强新时...
“一座圆明园,半部清宫史”,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毁于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之手,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营建,曾是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何瑜教授称之为园林紫禁城。圆明园不仅在清代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新时代,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发挥好圆明园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作用,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
三一八运动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联合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由于军阀占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三一八惨案,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烈士公墓坐落于圆明园遗址公园内。本文介绍三一八运动的背景、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墓的修建过程、现状,简要介绍了圆明园之外的其他几处三一八烈士墓及笔者的几点粗陋思考,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三一八运动的关注进而研究之。
回归,牵人心弦。2023年10月13日,在北京金秋时节,国家文物局正式将7根圆明园石柱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流失海外百余年的7根圆明园石柱跨越万里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继圆明园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文博行业有意识通过文物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社会教育工作。比如,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教育中心,通过文物资源为各类专题教育提供灵活便捷的空间。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专门的社会教育部,通过打造立体化文物展陈体系,在研学、夏令营、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圆明园作为国家遗址考古公园,也充分利用丰富遗址打造集教学、考古、游园、活动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空间,并利用文物资源来推进社...
“都”与“城”的关系是北京思考博物馆建设乃至城市发展始终避不开的命题。立足古都风貌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视角,新版北京城市规划首次将圆明园纳入其中,至此圆明园迎来了与北京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博物馆之城建设形势下,圆明园将从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丰富遗址展示利用手段、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保护发展,在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传承中促进北京城古都根脉的延续与传承。
盛世的圆明园,汇通古今、兼容中西,纳天下文化于一炉,集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荣,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佛家文化主张“慈爱众生、无私奉献”,道家文化主张“...
造办处是清代内务府下辖的主掌御用器物成造的内廷制作机构,作为清代宫廷史、工艺美术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研究成果颇丰。有清一代“园居理政”的政治传统,肇始了紫禁城—圆明园两大内外相维的政治中心,同时也形成了京内造办处—圆明园造办处“两地一体”的造办格局。圆明园造办处作为清代宫廷制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囿于史料匮乏且较为零散,目前学界尚无专门系统的研究。
圆明园首次修复琉璃构件     圆明园  琉璃构件       < 2021/1/27
日前,圆明园管理处启动“修复1860”第三期文物修复工作,首次对出土的5件西洋纹饰琉璃构件进行修复,以“再现”盛时西洋楼多彩的园林景观。除了琉璃构件,“修复1860”第三期还将修复24件瓷器。通过持续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明园出土的瓷器碎片高达10万余片,大部分为清代官窑瓷器,涵盖青花、粉彩、釉里红等20多个釉彩种类。经过两期修复,现已完成青花缠枝莲瓷绣墩等17件珍贵文物的修复。
记者2020年12月15日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由圆明园管理处联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的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要成果,发现主建筑“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
澹泊宁静是乾隆皇帝最喜爱景点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已建成。乾隆皇帝在圆明园西北部游览或在文源阁读书累了,经常在此休息并进膳。他曾在《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题咏澹泊宁静:“青山本来宁静体,绿水如斯澹泊容。境有会心皆可乐,武侯妙语时相逢。千秋之下对纶羽,溪烟岚雾方重重。”
2020年10月18日,“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利用与爱国主义传承——纪念圆明园罹劫160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与中国圆明园学会共同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园林绿化局、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市海淀区档案局(馆)等京津地区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
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人类文明的杰作。2020年是圆明园罹劫160周年,为吸引更多专家学者研究圆明园历史文化,同时推动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20年10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联合主办的“王道成与圆明园研究:《圆明园研究四十年》”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史研究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北京古建研究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