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中华玉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华玉文化研究 玉镯相关记录48条 . 查询时间(0.088 秒)
2023年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专为女性朋友准备的上海第四届玉镯文化艺术大展正在位于长宁区长顺路上的玉恒堂艺术馆举行。
二龙戏珠玉镯,清,西峰区征集,直径8.3厘米。
突沿玉镯,西汉(前206—公元8年)。此玉镯是古滇文化墓葬出土的突沿玉镯中最大的一件。整体做玉璧形,内孔沿起一唇边,边沿剖面如“T”形,亦称“T”形镯。经抛光后主色为鸡骨白,杂以浅褐、灰、白、绿等形成的天然花纹。突沿玉镯是滇国特有的一种臂饰,这种玉镯在墓葬中多出于墓主的手臂部,有的和铜镯同时使用,有的镯上还附有死者的肘骨残片。滇国青铜器图像上戴此突沿玉镯者为数不少,其中有骑士、舞乐者,也有滇国的上...
玉镯的发展简史(图)     玉镯  文化  历史       < 2021/8/17
早在新石器时代,玉镯就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玉镯的原型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由玉璧发展而来,玉璧是一种圆扁玉。另一种说法是,玉镯是由良渚文化中的主要玉形演变而来的。
商周玉镯,直径7.41,孔径6.38,高0.82(单位:厘米)。透闪石软玉,玉质温润。青玉,半透明,夹杂褐色沁斑。整体呈圆形,窄环,方唇,平底,壁稍高,内壁平直,外壁略弧,素面。器体制作规整,打磨精细,圆润光滑。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明二龙戏珠玉镯:1976年8月5日益都县桃园刘辛刘跃华捐赠。青玉质,圆环状。采用俏色雕为二龙戏珠,圆珠与龙头部分呈红色,纹饰明显,并为透雕;其它部分为青黄色。整体浑然一体,造型美观,雕工细腻。 清玉簪子:玉质温润,呈青色,簪体修长,簪柄由浮雕双鱼及透雕网格纹组成,整体造型美观,雕刻精美。簪为古代一种束发工具。
玉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公元前4500~前3900年)。黛青色,有灰白斑,器表光洁。外壁凸圆至缘边呈尖状,内壁略平直。
玉镯,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前3300年),2003年江苏常州新岗遗址出土。灰白色有青绿色斑,边较宽,外壁凸圆至缘边呈尖状,内壁略平直,留有对钻痕迹。镯边有两处断痕,系旧伤,在断痕两边各有磨制的两道凹痕,可系绳使之保持完整。
玉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青灰色,略带黄斑。圆筒形,孔壁打磨光滑,外壁略凹弧,素面无纹。全器造型规整,通体精磨抛光。
玉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白色,有灰青色斑。矮圆筒形,内壁微弧,外壁平直,器表光洁。
双龙戏珠玉镯,清(公元1644~1911年)。1968年江苏常州茶山出土。青白色,玉质滋润。圆形,雕双龙戏珠,龙首有双角,长须飘拂。两件玉镯大小、雕饰均相同,为一付。
玉镯,新石器,径7.4、厚1厘米,1981年 章立凡先生捐赠。镯身较宽,内壁平直,镯面以浅浮雕和阴线刻相同的带状纹饰四组。每组沟内阴刻细线回纹。回纹之间用纵横交错的直线纹分为五组。与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所刻纹饰相似。镯大致可分臂镯和腕镯两类,多见于南方诸文化,如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即己出现,崧泽文化较为多见,良渚文化则相当普遍。
玉镯,新石器,良渚文化,直径6.7厘米。此器为圆筒形,通体精磨抛光,边缘未进行磨圆处理,基本保持切割后形成的棱角。良渚文化玉镯形器较多,出土时通常位于人前臂手腕处,有的外壁还雕琢有平行斜向凸棱或兽面纹等。
阳起石软玉,白果青色,晶莹滋润。形作圆筒,对钻圆孔,孔壁有台痕,外表内凹,精磨抛光。这件玉镯反映了娴熟高超的琢磨技术,是我国古代早期玉器制作工艺的精品。
直径7. 5厘米白玉。一对,大小形状相同,均作联珠形,先雕出圆镯形,再雕出一个个圆珠和扁串饰而成,乃由二十颗圆珠串二十个扁串饰联成。造型奇巧,雕琢精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