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处理技术 通信技术 广播与电视工程技术 雷达工程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信息与通信工程 语音相关记录319条 . 查询时间(0.038 秒)
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域盲分离排序算法。算法对不同频率点采用不同的排序算法:频率较低部分采用比较分离信号相邻频率点和谐波频率点之间幅度相关性相结合的排序算法;中频部分采用基于语音信号方位估计的排序算法;频率较高部分采用相关比较和方位估计结合的排序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排序算法的鲁棒性和精确性较现有的单纯利用分离信号相关性的排序算法或者基于语音信号定位的排序算法有了一定的增强。
针对麦克风阵列信号子空间语音增强算法的不足,结合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提出了改进的信号子空间算法. 提出了通过置信度判断来确定噪声子空间维度的方法,在噪声子空间上,通过条件概率的方法估计出噪声功率谱. 在此基础上,结合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给出了线性滤波器的一种合理估计.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算法,更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在多项语音质量评价指标上都有明显的改进.
针对麦克风阵列后滤波语音增强算法的不足,结合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提出了改进的后滤波语音增强算法. 提出了最大化目标语音存在概率来确定信号子空间维度的方法,在噪声子空间上,利用条件概率估计出噪声功率谱. 基于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提出了后滤波器的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法.实验证明,所提的噪声估计方法比传统方法更加准确, 所提的后滤波算法比传统的后滤波算法更好,在多项语音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更好的实验效果. ...
在回顾了基于语音客观质量评估和计算听觉场景分析的单声道混合语音分离方法的基础上, 针对该方法所采用的ITU-T P.563语音客观质量评估标准存在的使用限制以及计算量大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时域包络表示的语音客观质量评估算法来替代P.563算法的单声道混合语音分离方法. 该方法在几乎不降低原方法分离性能的前提下, 大大节约了算法运行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消耗.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在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编码方案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典型快速算法,对其进行了分类,比较了它们的计算复杂度和存贮要求。
语音信号可表述成激励源和线性时变系统的冲激响应的卷积。若激励源是一白噪声信号,则声道发清音;若激励源是一准周期信号,则声道发浊音。在语音信号序列中影响语音表达速度的是浊音,它是基音,是由多次谐波构成的准周期信号。语音信号序列可以看成是基音周期经整数倍延时后叠加而成。插入部分基音周期使语音速度降低,删除部分基音周期能使语音速度提高。但是,插入或删除基音周期使语音信号的相位不连续,造成语音跳变,为此,...
结合车辆通信中语音信号的特殊性,利用傅里叶变换和最大离散熵定理,对含强噪语音的短时频谱进行分析,构造出一种熵函数来对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噪声的判决。以一段语音信号为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谱熵检测方法计算简单,谱熵值和隔离度较大,具有稳健的抗噪特性,可以应用于车辆通信中语音信号的检测。
针对非平稳环境下噪声估计和语音增强性能降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Bark域的快速自适应噪声谱估计算法。它基于听觉模型,将带噪信号变换到Bark域,并在Bark域内实现基于人耳掩蔽的语音增强。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充分利用Bark带内频带间的相关性,跟踪快变的背景噪声,提高语音增强性能,减少运算量和复杂度。
针对低信噪比和噪声变化情况下语音激活检测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参数更新和取值算法。该算法采用Laplacian- Gaussian混合模型对带噪语音频谱的概率分布进行建模,模型参数从带噪语音中估计得到,噪声功率参数通过跟踪语音的音节间隙进行平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5 dB信噪比情况下,可以达到95%以上的检测率,具有优越的跟踪性能。
提出人耳掩蔽效应与阶STSA- MMSE(Short Time Spectral Amplitud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算法动态结合的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参量提高了STSA-MMSE 算法的实时性,同时结合人耳掩蔽效应,动态的确定增强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以适应语音信号的变化,来提高语音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和STSA-MMSE 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实时性方面有...
针对目前网络电话语音质量难以准确评价及预测的情况,基于E-Model对VoIP的语音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如延时、丢包等对话音质量的影响,构建VoIP语音质量预测模型,将E-Model中未考虑到的抖动因素引入模型公式,着重考虑抖动缓冲区的大小对语音质量的影响。通过设计相关验证实验,证明该模型对VoIP语音质量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试验课件11 DSK语音信号实验。
ITU-T G.728标准是国际电信联盟于1992年制定的比特率为16kbit/s的低延时CELP类语音编码器。在扼要介绍G.728编解码算法原理和TMS320C6201定点DSP芯片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G.728算法在TMS320C6201上实时实现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及优化的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单片C6201能实现至少4路G.728语音编解码。
提出一种符合人耳听觉感知的语音增强方法,使电子耳蜗能在噪声环境下获得准确的语音信息。利用Bark子波变换实现电子耳蜗中的语音处理,结合人耳听觉系统特性实现语音增强。使用根据人耳听觉掩蔽效应提出的自适应减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信噪比可提高30 dB左右,更好地抑制了残留噪声和背景噪声,合成的语音具有较好清晰度和可懂度。
针对室内的脉冲噪声居多的情况下,结合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声门脉冲提取的分数低阶协方差时延估计方法(LPC+FLOC),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时延估计有效率,且抗混响能力较强,比较适合室内的语音源定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