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社会史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科学社会史 影响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1.773 秒)
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改变了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使科学知识生产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本文分析了导致科学体系不断进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三个途径,从科学知识生产的信息资源禀赋、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科学知识生产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通信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进而探析了e-Science的结构、功能和目标取向,指出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代表了未来科学知识生产的发展方向。
清末民初是西方科技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中国留日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就起到了积极的 推进作用。因而,分析他们的特殊贡献,对于搞清楚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与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科学翻译是西方科学中国化的重要渠道和转化中介,是接受和融合西方科学文化的综合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通过自觉自为的科学翻译活动,对中国科学近代化起到了推进作用。
国际科联(ICSU)中国委员会于2002年7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科技伦理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研讨会。这是在我国就这一议题首次进行的高层次的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共40多位,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邬贺铨、路甬祥、胡启恒、韦钰、何德全、沈昌祥、左铁镛、钱易和洪涛共十位院土出席了会议。
本文主要依据斯科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特别是阿格鲁的著作,介绍了月光社的历史、成员、研究兴趣、特征,以及月光社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输血与血液学方面的专著均承认1944年在昆明建立的军医署血库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血库。这座血库是美国医药助华会(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经过两年的筹备,于1943年正式捐赠给中国人民的。血库设备和冻干血浆制备技术在当时都处于医学进展的最前沿。在二次大战后期中美成为盟友的特殊背景下,美国医药助华会向中国提供的这次技术转让十分及时而且充...
20世纪80年代,美籍分子生物学家、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吴瑞(Ray Wu)发起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xamin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Program,简称CUSBEA项目),在中国选拔优秀学生赴美国学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该项目自1981年开始至1989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