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社会史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科学社会史 社会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2.005 秒)
为集中展示和交流科学社会史、中国工程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哲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第四届科学社会史暨第五届中国工程史学术研讨会,前期受疫情影响延期,现重新启动,并定于2023年6月16日至18日在长沙理工大学召开。
2019年11月23日上午,在我院罗瑾歆博士的邀请下,来自校内外的多名青年学者在教育博物馆西附楼S314参加“环境史与早期农业”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罗瑾歆博士主持,李令福教授评议。
2017年6月3日上午,第四届中国工程史暨第三届科学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松江校区开幕,副校长陈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技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二中、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主编王大明、中国科学院大学李伯聪、大连理工大学王续琨等教授,以及来自30多个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主编李伯聪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王续锟教...
为提升我国从事美国史教学与研究的年轻学者的研究能力,拓展其国际学术视野,及时把握最新学术动态,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背景年轻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美国历史学家组织(OAH)2017年继续联合主办美国学者驻华研习营。上海大学将承办其中一期,主题为“美国医疗社会史”。研习营主讲学者为美国医学史学会前主席(2014-2016)、杜克大学讲席教授、《医学史杂志》前主编(1999-2012)Ma...
科学社会学在1960年代开始成为一门成熟学科后,随即开始了由科学建制社会学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实践社会学、宏观取向的科学社会学的多次转向。这些转向具有深刻的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革命背景,是对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之现实的一种反应,隐含着建设性后现代科学观的可能。
贬损的“卢德意向”是指“卢德”是保守、落伍、反对进步的代名词,甚至附有轻蔑、侮辱的情感色彩;贬损的“卢德意向”有一个形成过程;新卢德主义者从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为“卢德运动”予以辩护,为贬损的“卢德意象”正名。新卢德主义正名“卢德意象”的社会意蕴在于:1)挑战功利主义社会进步观;2)慎重对待技术变迁引发的社会失业问题;3)重视技术变迁引发的文化的冲突问题。新卢德主义正名“卢德意象”对于...
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方式。工程活动不但深刻地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工程社会学就是一个以工程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在工程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工程共同体”研究占据了一个核心性的位置。
史料记载:“端拱二年(989年)五月,京师旱,秋七月至十一月,旱,上忧形于色,蔬食致祷。是岁,河南、莱、登、深、冀、旱甚,民多饥死,诏发仓粟贷之。”“淳化元年(990年)正月至四月,不雨,帝蔬食祈雨。河南、凤翔、大名、京兆府、许、沧、单、汝、乾、郑、同等州旱。” “十一月开封、大名管内及许、沧、单、汝、乾、郑等州,寿安、长安、天兴等二十七县旱。深冀二州、文登牟平两县饥。”
2010年1月1号,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明国教授来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讲学,作了题为《 日本学者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社会背景——兼论中国的诺贝尔奖》的讲座。
塞尔的社会本体论     制度事实  原始事实  社会本体  制度  建构       < 2013/2/23
早在1969年出版的SpeechActs:AnEssayinthePhilosophyofLanguage中,塞尔(JohnSearle)就指出,正是由于说事就是做事,人们的话语中包含着一定的语用力量,因此,言语行为不仅能够表征事实,而且还可以建构事实。接着他就对两类特殊的事实——制度事实(institutionalfacts)和原始事实(brutefacts)作了初步区分;后来在TheConst...
1946年,美国人类学家R·F·本尼迪克特出版了她的专著《菊花与剑》。这本关于日本问题研究的论著,不仅是这一研究领域内的杰作,而且一经出版即被白宫指定作为美国政府制定对日政策的重要参考文献。但是当时几乎无人知晓,作者在写作此书前从未到过日本。
在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中,与科学史、科学哲学相比,科学社会学的成熟要晚得多,其成熟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默顿(Robert K.Merton)学派的形成。在科学社会学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对其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作为正统科学哲学的逻辑经验主义这种典型的内在主义和科学史的内史主义在各自的学科中占绝对统治地位,但与之相对立的、对科学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倾向也开始出现。...
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比弗(D.de B.Beaver)在谈到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之间可能的联系时,曾模仿拉卡托斯(I.Lakatos)受康德(I.Kant)启示所言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来谈论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的关系。他写道:“没有科学社会学的科学史是近视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社会学是肤浅的”[1]。当然,比弗所言的科学社会学,主要是指以默顿学派为代表的...
文章就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分流的合理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分流存在的弊端作了 系统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又深入地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合流的依据及其合流的途径和 征兆作了有特色的分析;最后,为了合理、全面地理解合与分,避免其误会,作了几点必要说 明和解释。
国际科联(ICSU)中国委员会于2002年7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科技伦理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研讨会。这是在我国就这一议题首次进行的高层次的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共40多位,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邬贺铨、路甬祥、胡启恒、韦钰、何德全、沈昌祥、左铁镛、钱易和洪涛共十位院土出席了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