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学 药用植物相关记录67条 . 查询时间(0.134 秒)
近日,陕西省西安植物园资源植物功能基因挖掘与应用团队受邀在植物科学领域Top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IF=20.5)发表了题为“Spatial multi-omics in medicinal plants: from biosynthesis pathways to industrial applications”的Forum论文,探讨了空间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对进一步阐...
日前,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发布2023年云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公示,评选出15部优秀科普图书和10部优秀科普微视频。其中,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迪庆傈僳族药用植物图鉴》入选。
蛇菰属是蛇菰科寄生肉质草本植物,包含23个物种,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热带和亚热带。本属植物是最具争议的开花植物之一,具有高度退化的形态学特征(图一),例如微小的花朵和粗糙的叶子,常寄生在荨麻科、壳斗科、杜鹃花科、豆科等叶子醒目的常绿树的根部。尽管其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但尚未见到其在传统应用、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任何综述性文章。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和分类学学科组研究人员收集并整理了关于蛇菰属物种...
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是葡萄科崖爬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块根或全草入药,也称三叶青。《本草纲目》记载“三叶青,性味苦、辛、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在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以及抗肿瘤等方面均有疗效。目前,三叶青已被列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之一,是浙江省新冠肺炎一号方“化湿宣肺合剂”的主要成分。武汉植物园东亚植物演化、保护与利用学...
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古老、最大的科之一,是一个高度进化而复杂的科,全科约800属两万余种,分布域广泛,具有极高的药用、观赏和科研价值。中国是世界上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是全球兰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按照生态习性,兰科植物主要分为地生、附生或腐生三类,对应的药用兰科植物有白及、石斛、天麻等。由于特殊的生理生境,兰科药用植物在块茎、茎或假鳞茎等部位富含...
腹水草属(车前科,以往常置于玄参科)植物全世界约有20余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北美洲。本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多具互生叶,萼片五枚,管状花冠檐部四裂。花冠筒直或稍弯曲,通常里面被一圈柔毛。该属植物在中国和其他地区有多种用途,常用于治疗和处理水肿、腹水、血瘀、慢性肾炎损伤、发热、咳嗽、头痛、关节炎、痢疾、风湿病、胸腔积液、肝损伤等疾病。尽管该属植物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使用,但鲜少看到关于其传统用途、植物化...
2022年8月26日下午,药用植物研究所2022年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在线上顺利召开。所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96名新生及导师参加典礼。
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在我国有19属,150余种,5变种,产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该科植物包含有很多著名的药食两用的药材,如姜、草果和草豆蔻等,具有驱风、健胃,化瘀、止痛等功效。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版纳植物园民族药研究组与合作者,采用基于表型药理活性研究策略,以活性筛选为导向,对药食两用姜科传统傣药海南山姜(Alpinia hainanensis)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和抗炎...
印楝(楝科)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多用途传统药用植物。印楝不同部位,如树皮、根、种子、果实、叶子和花等,被用于治疗溃疡、胃肠道疾病、糖尿病和传染病等。现代药理表明,印楝具有降血糖、抗疟疾、抗氧化、抗寄生虫等药理活性。目前,印楝中已报道300多种化合物,为其药理活性提供了化学基础。然而,传统植物化学方法在揭示具有某种药物活性的化合物如该植物中的抗氧化化合物时,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
印楝(楝科)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多用途传统药用植物。美国国家科学院将其报道为“解决全球问题之树”,又称之为“21世纪之树”。印楝不同部位,包括树皮、根、种子、果实、叶子和花等,被广泛用于治疗溃疡、胃肠道疾病、糖尿病和传染病等。现代药理表明,印楝具有降血糖、抗疟疾、抗氧化、抗寄生虫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目前,印楝中已报道300多种化合物,为其广泛的药理活性提供了化学基础。然而,传统植物化学方法在揭示...
“十二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中国药用植物志》于近期全部出版。《中国药用植物志》共13卷,3500多万字,由全国81个单位500多位学者参与,收载我国药用植物427科,2509属,共11985个种及种下类群(包括10974种、156亚种、952变种、37栽培变种、46变型)。
紫锥菊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药用植物,最初被北美大平原地区的印第安人用来治疗蛇咬伤、咳嗽和感冒等。在欧洲人踏上新大陆之前,紫锥菊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药用历史,后来引入欧洲并沿用至今[1]。目前,紫锥菊已成为欧美地区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用植物之一。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紫锥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缩短感冒周期[2]。2019年紫锥菊在美国主流市场销量达1.2亿美元,在2020上半年销量更是激增,全年销量有望突...
鼠李(Rhamnus prinoides),又名“gesho”,是一种广泛生长于非洲的常绿灌木。在非洲当地,其茎、枝和叶是广受欢迎的啤酒工业发酵饮料Tella 和 Tedj的重要原料;鼠李的根及根皮作为当地传统的药用植物,常用于治疗皮炎、肺炎、关节炎、背痛、胃痛、淋病、疟疾、扁桃体炎、感冒、消化不良、疥疮、头癣、湿疹等疾病和疲劳。鼠李作为非洲当地常见的啤酒工业原料和药用植物,但目前对其抗炎、抗氧化...
随着药用植物和药食同源植物资源的发掘利用,药用植物的栽培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展示国内外在药用植物植物次生代谢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了解药用植物终端的应用情况,定于2019年12月1-4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六届全国药用植物植物药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药食同源与植物代谢学术研讨会,以促进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研讨会将会是“多学科融合的...
我国西南地区碳酸岩分布广泛,山脉纵横,地质情况复杂,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影响,形成了丰富独特、类型多样、成份复杂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扭转区域产业结构、维持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维护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基于文献资料和野外踏查,系统总结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木本、藤本、草本主要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开发潜力,从资源状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