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化学 研究员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1.563 秒)
2023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植保楼2060A举办“致远名家讲堂”第六讲,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副校(院)长孔照胜研究员主讲。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助理刘俊教授主持。
王进,男,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南方大学开展植物化学领域研究,到美国Conagen公司实验室参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
束红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1、功能植物主要活性成分代谢途径解析;2、功能植物组培快繁体系的构建;3、 油菜素内酯调控棉花耐盐性的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晓亚研究组主要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花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次生代谢,植物抗虫防御反应,棉花纤维发育与种质创新。现因研究发展需要,欲招聘研究助理1名,从事植物化学和代谢研究
毕良武:1966年7月生,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1990年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工学硕士; 1999年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植物多酚、松脂化学、各种天然资源的提取与化学利用、生物柴油稳定剂制备及性能、超声波应用技术等研究。共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5篇,EI收录11篇次),申请并公开专利18项,授权专利9项,发布...
刘金磊,男,副研究员,本科学历。2004年6月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提取、开发研究。以第三完成人鉴定完成“罗汉果化学成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与广西科学院科技成果特等奖。以第二项目完成人鉴定完成“高含量番茄皂苷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及品种筛选”项目,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并获...
陈月圆,女,硕士,副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7年获广西大学化学工艺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功能物质基础、生物活性、质量控制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3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其中SCI引用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专利授权4项。此外,先后获得过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广西自然科...
李典鹏,男,药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和2000年分别毕业于广西大学化学专业和广西师范大学天然有机化学专业,2008年获日本熊本大学药学部药学博士学位。现任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天然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其活性;中药及其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质量标准及其控制方法;植物功...
金洪 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1、绿色农药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 以我国农业病虫害为作用靶标,微生物/植物代谢产物或商业化学农药为先导,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绿色农药;开展微生物/植物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纯化,发现新型先导化合物;开展化学农药的合成方法研究。2、退化草地的生物防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针对草地退化严重、草畜失衡、生产力低效问题,以现有退化草地的生物防治技术为基础,开展鼠虫害监测技术...
近日获悉,武汉植物园杨玉义研究员受邀担任Environmental Research、Fungal Biology和Emerging Contaminants期刊编委。杨玉义研究员是武汉植物园环境基因组学学科组组长,主要从事湿地的环境化学分析、环境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湿地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对长江中游湖泊的环境生态问题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工作。已发表中英文论文71篇,谷歌学术h-index为25...
吴兴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以西南地区特色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结构新颖萜类化合物的发现、功能评价、结构优化与创新药物研究。近年来已分离鉴定化合物近1000个,发现新骨架、新结构萜类化合物300余个,活性显著化合物5个。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Org. Lett.、J. Nat. Prod.、Phytochemistry、Tetrahedron Lett.、Tetrahe...
胡江苗,200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获得理学学士;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植物学(植物化学方向)博士学位;2007年7月留所工作至今,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先后开展了28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工作以及3个底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共得到752个化合物,新成分162个,新骨架...
段元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研究领域:青藏高原植物的传粉与进化适应。以青藏高原及周边高山地区的典型和代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揭示高山植物的传粉策略与进化适应机制。
杜芝芝,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药用/食用及芳香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理活性、民族植物学研究,植物来源的天然香料(精油、甜味剂)、天然个人护理产品、天然饮品的研发。
熊文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研究领域:1. 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药物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2. 治疗2型糖尿病天然药物研发;3. 脂肪细胞生成的调控;4. 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调控的GLUT4膜转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