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希格斯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0.137 秒)
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组近期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发表了最新希格斯玻色子质量的测量结果[1],测量精度达到了万分之九。这是目前希格斯玻色子质量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对理解希格斯机制(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获得审稿人、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与报道,并被选为PRL编辑推荐(Editors’Suggestion)。
近期,南京大学ATLAS实验团队通过精细研究希格斯粒子与陶轻子、弱作用规范玻色子的相互作用,在希格斯粒子的电荷共轭(C)和宇称反演(P)联合对称变换性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为检验标准模型及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提供了新途径,对其性质的精确测量是当前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希格斯与矢量玻色子及第三代费米子(陶轻子、顶夸克和底夸克)的耦合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上已被发现并精确测量,探测希格斯与第二代费米子(例如缪子、粲夸克)的相互作用成为基本粒子物理下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2023年5月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物理大会上,ATLAS和CMS实验汇报了希格斯玻色子到Z玻色子和光子衰变的首个证据。《科技日报》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官方网站等对此进行了新闻报道。
在2023年5月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物理大会上,ATLAS和CMS实验汇报了希格斯玻色子到Z玻色子和光子衰变的首个证据。《科技日报》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官方网站等对此进行了新闻报道。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高能物理CMS团队李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CMS实验收集的13 TeV质子—质子对撞数据,在五倍标准偏差水平确定了新的三玻色子过程,即WWγ联合产生过程,进而对希格斯粒子与轻夸克的汤川相互作用给出了世界最灵敏的探测结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CMS团队李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CMS实验收集的13 TeV质子—质子对撞数据,在五倍标准偏差水平确定了新的三玻色子过程即WWγ联合产生过程,并且进而对希格斯粒子与轻夸克的汤川相互作用给出了世界最灵敏的探测结果。该结果于2023年3月27日,在意大利举行的第57届Rencontres deMoriondQCD...
2022年7月25日至27日,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希格斯物理研讨会(Higgs Potential 2022)”通过多平台直播的形式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组织委员会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冒亚军教授、曹庆宏教授、李强长聘副教授、孙小虎研究员和周辰研究员组成,其中孙小虎研究员担任会议主席。来自国内外数十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及学者应邀或报名参与了本次会议,蔻享学术平台...
希格斯粒子在描述微观世界的“标准模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粒子与希格斯场发生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历时近半个世纪,该粒子于2012年由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与CMS实验发现,并直接促成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发现时代的研究重心是继续深入开展希格斯粒子性质测量以期揭示希格斯粒子更深层次的自然本性。ATLAS合作组于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纪念日(2022.7.4)将该粒子的最...
希格斯粒子在描述微观世界的“标准模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粒子与希格斯场发生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历时近半个世纪,该粒子于2012年由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与CMS实验发现,并直接促成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发现时代的研究重心是继续深入开展希格斯粒子性质测量以期揭示希格斯粒子更深层次的自然本性。ATLAS合作组于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纪念日(2022.7.4)将该粒子的最...
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ATLAS和CMS实验在《自然》杂志上首次发布基于全部Run2数据的希格斯粒子的联合测量结果。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希格斯粒子性质的最精确测量结果。
宇宙中的正物质远远多于反物质,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个理所当然的现象,却一直困扰着粒子物理学家:大爆炸应该产生同等数量的正反物质,而现在他们的差别太大了,现有的理论却无法解释这是为什么。理论家提出,某些相互作用导致了正反物质数量的不对称,而这些相互作用的特点之一,就是电荷宇称不守恒,也称CP破坏。已经被广泛论证的理论中也存在着电荷宇称不守恒的过程,比如弱相互作用,然而这些过程的CP破坏程度太小,...
欧洲核子中心(CERN)于8月3日发布新闻,重点报道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首次找到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缪子末态证据这一突破性进展。LHC上的CMS与ATLAS实验获得的信号探测显著度分别是3s和2s;综合两者,探测到信号过程的证据确凿无疑(>3s),这是首次对希格斯粒子与第二代费米子耦合的直接探测,是一个全新的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TLAS实验组在该项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欧洲核子中心(CERN)于8月3日发布新闻稿[*]重点报道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首次找到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缪子末态证据这一突破性进展。LHC上的CMS与ATLAS实验获得的信号探测显著度[**]分别是和;综合两者,探测到信号过程的证据确凿无疑(>),这是首次对希格斯粒子与第二代费米子耦合的直接探测,是一个全新的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TLAS实验组在该项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8月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TLAS和CMS实验在第四十届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上宣布了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缪子的证据。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中心ATLAS团队骨干、齐鲁青年学者李海峰教授对ATLAS实验的物理结果有重要贡献。缪子是宇宙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大约是电子质量的二百倍。电子被列为第一代粒子,而缪子是第二代粒子。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缪子是一种稀有现象,每五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