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西汉时期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174 秒)
本报告整理发表1956年辽宁省文物工作队发掘的材料,包括63座墓葬,及562个墓葬被破坏后抢救清理的盗掘坑。出土的各类陶器,大量金属武器、手工工具、车马具,及铜镜、货币、牌饰、珠饰、石质工具等随葬品,显示出复杂的物质文化面貌,包含汉书二期文化、中原文化、匈奴文化、辽宁吉南地区的宝山文化、吉长地区与夫余相关的考古学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构成、地理位置、古代民族分布等方面都反映出西岔沟墓地的多元性,本报告...
“滇国相印”丰富和拓展了早前发现的“滇王之印”与“益州太守章”的价值与意义。“滇国三印”透露出西汉武帝“以滇国之地设置益州郡”之后的滇国、益州郡的重要信息,切中西汉时期“四裔藩国”“初郡”等边疆治理的重要问题。印章文物与史料记载相得益彰,共证西汉王朝对滇王、滇国、益州郡的管辖与设治,既不同于内地,亦有别于其他“藩邦”,具有鲜明的西南边疆区域特色。
2021年2月28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安福发现一座西汉时期高等级墓葬,出土了陶器、铜器、漆木器、银器、金器和琉璃等器物。结合墓葬规模和出土器物,专家初步推测,墓主身份是列侯级别,可能与西汉安平侯有关。
在“事死如事生”的殉葬思想指导下,秦、西汉军俑作为帝王或诸侯、名臣陵墓的陪葬品,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秦、西汉时期的戎装。运用比较分析法,将秦始皇陵军俑、杨家湾汉墓军俑作为例证研究对象,基于首服、上衣、甲衣、下衣、足衣五个部分对此两陵军俑服饰形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性。研究认为:西汉军戎装形制较秦军戎装趋于简化,便捷性、实用性更强,更符合作战需求。西汉军戎装在继承秦军戎装的基础上,吸收了楚...
1977年,邗江甘泉西汉晚期的大型木椁墓中,出土了一枚“妾莫书”银印,印方形,龟钮,高1.7,边长1.9厘米。该墓的墓主一般认为是女性,其身份为“妾”,名“莫书”。(图1) 1988年,在仪征张集团山1号西汉早期的大型木椁墓中,出土了一枚“舒宴”铜印,印方形,上部为覆斗状,桥钮,高1.7,边长1.9厘米。
南船北马,是中国古代南方和北方地区,在交通运输形式上最显著的差别。今陕西省地域兼跨南北,但其主体部分,深处北方内陆,总体上看,在历史时期,航运很不发达。但是,由于关中平原上的今西安城,曾经是秦、西汉和隋、唐时期,这几个重要统一王朝的都城,应从都城经济和政治、军事的特殊需求,也曾发展起相当规模的航运事业,值得重视和研究。
由于陵寝制度和埋葬习俗的影响,西汉时期的帝王陵园建设、陪葬墓埋葬以及陵园建筑等均使用了大量的木材作为建筑用材,这样大量的木材应该为就近取材,从它们的种类分析研究和积累,以期了解当时的地面植被,气候状况,环境变迁等。汉阳陵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些西汉早中期的木材遗物,此次采集其中帝陵南阙门建筑遗址、帝陵东侧从葬坑、陪葬墓中的3个标本进行树种鉴定,鉴定结果为铁杉属(Tsuga sp)木材和松属硬松(Pinu...
铜陵市文物普查队在该市罗家村露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发现大面积古炼渣等文物遗存。据了解,在占地46000平方米地域内,约有5000平方米的古炼渣堆积,并在此处发现汉、唐时期的陶片。目前,经过考古部门的发掘,已清理出大批古炼渣,这证明,西汉时期唯一的“铜官”矿冶机构已在此进行过矿冶活动,其冶炼规模之大,令人震撼。
中国古代的铜镜具有表面光滑、纹饰清晰、质地致密的突出特点,而这不仅与其合金配比、铸造及热处理工艺有关,更与铸范本身的性能有密切的联系。已有的研究表明,商周陶范有良好的可塑性、复印性、湿强度和干强度、足够高的耐火度和低的收缩率、足够好的退让性及充型性能、低的高温膨胀性、低的发气量以及低的蓄热系数。但是,由于铜镜铸范发现较少,迄今为止,在一些报道和著录当中提到的镜范,计约30余片,少数为春秋晚期,...
考古专家初步判定外观完整的古棺属东周到西汉时期,附近还出土三个陶罐 铲出古墓 “胶南海青镇敖上村西发现一座古墓,里面有一口完整的棺木,昨天还挖出了周朝的陶罐。”昨天上午,记者接胶南市民王先生的报料后立即赶赴现场。 记者采访获悉,这次出土的陶罐呈暗红色,是从棺木的东北方向挖出的,棺木保存得非常完整,目前还没有开启。 现场挖出一口完整棺木 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在古墓...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围绕先秦至西汉时期的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对于《九章算术》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反映的社会内容作一个概要的分析.论证了:一、《九章算术》是在春秋末年至西汉中期我国历史由奴隶社会进到封建社会的社会大变革中,由于社会生产发展和儒法斗争的推动而产生,是革新、前进的法家路线战胜复辟、倒退的儒家反动路线的产物;二、《九章算术》是两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
采用金相显微分析、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对两件西汉时期的鎏金与鎏银青铜马镳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西汉时期鎏金与鎏银青铜器的部分金相学特征和部分金属化合物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汉时期已采用了金汞齐与银汞齐在铅锡铜合金表面火法鎏金和鎏银技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