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微生物细胞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343 秒)
细胞极性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在细胞层面表现出的不对称现象,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细胞极性决定了细菌不对称性分裂、子细胞命运决定、细胞运动、细胞分化等多种生命过程,并调控了细菌致病性和对抗生素的抗逆性。
细胞不对称性(也叫细胞极性)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其基本特征在于母细胞在分裂前发生细胞极化,从而不对称分裂生成两个不同命运的子代细胞细胞极性是生命世界产生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发育和行使细胞功能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极性紊乱是某些肿瘤(如皮肤癌)发生的重要表现;在微生物中,细胞极性会产生细胞异质性,造成病原菌抗性耐受(如结核分枝杆菌)、环境抵抗或宿主免疫逃逸等...
微生物细胞工厂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实现了大宗化学品和天然产物的可持续生产,并有望替代石油化工炼制和植物提取。微生物细胞工厂效率是由微生物生长性能、合成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共同决定,作为细胞生长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细胞分裂能通过改变细胞形态影响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生产效率。因此,工程化改造微生物细胞分裂为提高细胞工厂效率提供可能。研究成果“Light-powered Escherichia colicell...
微生物细胞工厂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实现了大宗化学品和天然产物的可持续生产,并有望替代石油化工炼制和植物提取。微生物细胞工厂效率是由微生物生长性能、合成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共同决定,作为细胞生长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细胞寿命(时序型寿命和复制型寿命)能显著影响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生产效率。因此,工程化改造微生物细胞寿命为提高细胞工厂效率提供可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立明团队研究成果“EngineeringEsch...
荧光蛋白的发现革新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应用荧光蛋白可以观测到细胞内部的活动,例如荧光蛋白可以标记特定的蛋白,也可以作为报告探针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的活性。荧光蛋白的开发和进化使其光谱得到了全面的扩展,也使得多个荧光蛋白的同时使用成为可能。目前,多色成像较多局限于两个荧光蛋白的同时使用。通常是选取两种光谱相差很大的荧光蛋白,以实现双色标记或检测。例如红色与绿色荧光蛋白同时使用,或者蓝色与黄色荧光蛋白同时使...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微生物课件第一章 微生物细胞
2017年9月7日上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战略跟踪项目启动会在青岛能源所召开。山东省科技厅基础处李彬博士以及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先恩研究员、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李寅研究员、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华明博士等出席此次启动会。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青岛能源所等项目承担单位的2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内蒙古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件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
高级醇疏水性好,能量密度高,能与汽油随意混合;用微生物发酵可再生材料生产高级醇燃料替代矿物燃料是发展趋势。文中综述了构建合成高级醇的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细胞工厂的研究和相关技术平台。重点介绍了依赖CoA的梭菌途径和α-酮酸介导的非发酵途径的构建,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总结了生产高级醇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策略;提出高级醇工业化生产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对MTT比色法用于评价微生物细胞活性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大肠杆菌为模式菌株,研究了不同浓度MTT、不同用量、在不同时间对试验结果OD570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数在4.9×107-4.9×108个/mL范围内测出的OD570值与细菌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0.5 mg/mL MTT用量20 L,反应时间20 min时效果最佳,其相关回归方程为y = 0.1769x + 0.03,R2 =...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课件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以耐辐射异常球菌为试材,以E. coli 为对照,用显微扫描电镜和3H-TdR标记,研究了离子注入对微生物细胞的刻蚀与对DNA的损伤及其修复。结果表明,注入离子对细胞存在着刻蚀损伤;中性蔗糖梯度密度离心沉降分析证明, 大剂量下离子注入可直接导致DNA损伤,并观察到在对应的存活率峰值注入剂量下,D. radiodurans修复损伤DNA的能力比E. coli 强,还证明了细胞经不同时间温育后,损伤的...
将两株具有不同遗传标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后进行短时间混合静置培养,经选择平板筛选、DNaseI敏感性试验、质粒检测和产蛋白酶活性检测,发现两菌株之间可通过自然遗传转化进行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交换。研究结果表明,自然遗传转化可在细胞间进行,这对揭示微生物群居的自然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细胞间的DNA转移,以及正确评估遗传工程微生物(GEMs)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