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土壤化学 土壤有机碳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162 秒)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生物固氮是一个消耗能量的化学反应,当土壤可利用氮浓度增加时,兼性固氮者下调固氮速率(转而利用土壤氮),而专性固氮者被淘汰或取代。基于这样的认识形成的“氮富集抑制生物固氮”理论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和证实。然而,自然界中仍存在与此相悖的现象,即有很多富氮的生态系统高效固持外源氮。导致该“悖论”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保育团队揭示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主控因素和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土壤固碳培肥调控机制的理解,为区域保护性耕作实践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技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苏芳龙在研究员鲁显楷的指导下,在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选取了两类典型的南亚森林生态系统,即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林龄>400年)和马尾松针叶林(人工林,原始林皆伐后进行马尾松再造林形成,林龄约80年),以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保护为切入点,探讨了两类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固存机制。研究发现,原始林比人工林具有更大的土壤碳库。大团聚体(直径>250 μm)或重组...
微生物、植物及火烧来源的有机化合物均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但土壤有机碳的分子组成是否可以预测?近日,爱荷华州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贝勒大学等单位合作,发现土壤有机碳分子之间存在权衡关系,此观点为解释土壤有机碳的成因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该成果于9月15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Geoscience》在线发表。资环学院生态系统生态学实验室叶成龙博士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参与了该研究。
土壤有机碳库(1500~2300Pg)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约是大气碳库的2倍、陆地植被碳库的2~3倍。土壤有机碳库很小的变动都有可能会对大气CO2浓度及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科学界目前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理论和模型预测,气温的升高可能会加快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但由于一些观测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这一预测从而引起激烈争议。特别是Giardina和Ryan于200...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is)、盐肤木(Rhus chinensis)、黄荆(Vitex negundo) 3种典型次生林群落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密度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次生林群落0—6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和密度不同,依次为黄荆>八角枫>盐肤木,盐肤木的碳含量显著低于黄荆和八角枫群落,...
利用高寒草甸区植被、土壤和气候等资料,借助Century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动态。以2003年7月-2005年7月逐月气象观测资料为输入变量,模拟了自然条件下高寒矮嵩草草甸0~20cm 土壤微生物呼吸CO2-C 通量季节变化。模拟值与观测值进行的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2=0.89,P<0.05)。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表明:1)自然条件下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在经...
[目的] 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变化趋势,为制订该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新技术开发等土地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研究该地区人工植被与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变化的相互关系,并用一元方差分析(ANOVA)检验各参数在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①随着油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地表枯枝落叶和腐殖质现存量逐渐增加,地表枯枝落叶C〖DK〗∶N比显著...
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隅海北站区的4种高寒草甸土壤进行高分辨率采样, 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其14C信号; 应用14C示踪技术探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更新周期和CO2通量. 研究得出海北站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2.12´104 ~30.75´104 kgC·hm-2之间, 平均为26.86´104 kgC·hm-2. 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更新周期从表层的45~73...
【目的】探求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针对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华东和西南6个典型农业区域,每个区域选择各自典型的种植模式和现行的农田管理措施,在各自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输入并运行模型,模拟考察在其它投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土壤有机碳本底值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当土壤有机...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 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基于GIS利用土壤类型法估算SOC储量时,由于土壤图比例尺的限制,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连接会导致对SOC储量的估算结果产生很大不确定性。利用中国滇黔桂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798个土壤剖面及1∶[KG-*2]50万土壤图在不同的制图单元水平上,分别采用算术平均值法、中值法和面积加权平均...
研究了湖南省5个典型稻田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壤微生物磷(MB-P)对土壤有机碳和磷素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土壤MB-P含量对施肥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监测点的土壤MB-P对化肥的反应不敏感,而施有机肥(物)有利于土壤MB-P的增加。土壤MB-P对土壤有机碳和全磷的变化虽有响应,而其关系并不确定,但土壤MB-P与土壤微生物碳和Olsen法提取磷(Olsen-P)的关系却极为密切。
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方法,在GIS区域数据库支持下运行模型,研究了东北三省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状况,及其在现行农田管理措施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1998年为例,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0-30cm土层)约为124 348万t,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分别占58.4%、25.5%和16.1%;在目前的农作制度下土壤有机碳库处于严重的负平衡,每年净丢失有机碳3122...
土壤基本性状、气候条件、作物产量和耕作措施等为基本输入数据 ,将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与GIS技术耦合 ,模拟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的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对典型农区土壤有机碳测定数据的验证表明 ,所采用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模拟结果指出 ,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 ,全省 77%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增加。至 2 0 0 0年 ,苏北和沿海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量为 1.0~ ...
0.5 mm 和0.25~0.5 mm 的团聚体中;而桔园和蔬菜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素主要分布在0.25~0.5 mm 和0.053~0.125 mm团聚体中。磷素主要分布在>0.5 mm 和<0.053 mm等2个粒级中。农业土壤磷素主要以HCl-P形态存在,而林业土壤的磷主要以NaOH-OP (有机磷) 和H2O-P形态存在。【结论】研究证实了由原始林地开垦转变为农业用地不利于砂质土壤有机碳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